关键词:
数据新闻
可视化叙事
新冠疫情
摘要:
2022年年初,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至此,为期三年的新冠疫情防控基本落下了帷幕。站在2023年的春天回顾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三年,数据新闻报道在该段时期内成为了新闻媒体报道叙事的主要载体之一。相较于文字新闻报道,数据新闻报道能够站在宏观视角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梳理,并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二次建构,最终将相关内容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呈现,从而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缓解社会焦虑。本文以何纯的《新闻叙事学》中的新闻叙事理论为核心框架,以新华网数据新闻和澎湃美数课在2020年—2022年间的疫情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为研究对象,并将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式。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在数据驱动语境下,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新闻叙事发生了怎样的转向与重塑,又该如何结合新闻叙述学框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结合经过修改的数据新闻叙事研究框架,进一步探讨澎湃新闻美数课和新华网数据新闻在疫情期间的数据新闻的特征,以及两家媒体在其中的异同及其原因。研究的第一部分着眼于数据驱动语境下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的转向和重塑。在叙事声音层面,叙事者的身份产生了“写作者”和“叙事者”的分离,同时基于数据这一全新视角,数据新闻能够如同扫描仪一般覆盖事件的方方面面。在叙事语法层面,叙事模式发生了从二维叙事结构到立体叙事结构的转变,而叙事规范更是出现了由差异化写作者主导下的多样演绎。在叙事话语方面,数据话语产生了二次结构化趋势,而可视化呈现则在眼球经济的大背景下,发生了图像化的转向;此外,作为叙事话语的最终目的,叙事议题也成为研究数据新闻应考察的重点。而在最后的叙事接受方面,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机制带来“个性化”与“沉浸化”转向,受众的参与也进一步拖动着新闻建设性。在这四大维度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相关的文献梳理和个案分析,在何纯新闻叙事学的框架上,提出了更为贴合疫情期间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本文以叙事声音为切入点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叙事者维度上,记者身份在两家媒体中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叙事视角方面,则出现了以解释一切为核心以及以传递核心为核心的视角差异。在第三部分中,本文以叙事声音为切入点开展统计分析。发现组合型叙事模式在两家媒体的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中占据相对的主导地位;而两家媒体由于新闻生产和媒体定位等角度的不同,在叙事规范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第四部分是统计分析疫情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的叙事话语。研究发现,两家媒体的数据话语存在渠道来源两极化、自我采集内容较少以及数据的多元“二次化”构建特征,在叙事议题和呈现方式上则是较为多元化,但也有一定差异。第五部分着重于对叙事接受的分析,其交互手段的多样化探索为数据新闻报道的可视化叙事带来更多可能。第六部分,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基于新闻叙事学理论的框架和数据新闻报道的特征,提出了中国疫情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的不足,并探讨了疫情背景下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的三对矛盾,同时也对与疫情相类似的“风险社会”背景下的数据新闻叙事进行路径浅析。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对数据新闻叙事的研究框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革新,并通过内容分析验证其可行性;同时随着中国三年新冠疫情防控告一段落,对于学界相对薄弱的疫情数据新闻叙事研究进行总结和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