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新闻摄影
视觉修辞
实践变迁
摘要: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1990年中国新闻奖为首届获奖作品颁奖,迄今已走过三十余年,为时代留下了许多记录材料。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报道方式,不仅呈现了新闻事件的表面,更可以表达出视觉符号之下的深度意义。自首届颁奖以来,中国新闻奖就将新闻摄影纳入颁奖范围,可见新闻摄影之重要性。通过对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的研究,可以理清新闻摄影实践在三十年来的发展脉络与实践变化。
本文以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涉及年份横跨1990-2022,从新闻摄影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内涵两方面分析获奖作品在三十年间的实践变化,并探讨相应的观念变迁。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是研究的重点,第二章以克瑞斯和勒文的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从再现、互动和构图三方面构建了针对获奖作品的分析框架,探讨新闻摄影“如何拍”的问题;第三章以罗兰·巴特的视觉修辞理论为基础,从语图关系、符号表达、修辞使用三个层面分析了获奖作品在内容方面的变化,探讨新闻摄影“拍什么”的问题。第四章以前述研究为基础,探讨获奖作品给与新闻摄影创作的启示。
研究发现,就“如何拍”而言,中国新闻奖的新闻摄影作品在再现、互动和构图三方面都呈现出变化特征。再现而言,获奖作品以叙事再现为主,但概念再现的比例有所上升;互动而言,拍摄对象和观众的目光接触增加,拍摄距离由传统的社会距离向人际、社会、公共距离综合转变,俯视和仰视的视点也更多出现在作品中;构图而言,过去以左右构图为主的拍摄方式演变为更加多样的构图方式。这样的变化反映出大众审美认同在拍摄技术和传播技术的支撑下逐渐和新闻摄影生产的专业艺术性相结合,人—图互动的理念更多运用到拍摄之中,在视觉话语权语境下新闻摄影也更加关注引导观众对影像的思考。
就“拍什么”而言,获奖作品体现出三大特征,一是影像地位提升,语图关系逐渐转向互动对话,二是直接意指系统呈现复杂化立体化的特点,三是隐喻修辞也融入创作之中,成为特定语境下的固定表达。此外,新闻摄影的主题日渐贴近社会生活,题材丰富多样,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作品的评选标准也随势而变,在文字说明、新闻要素、美学表达等方面都有相应体现。可见在观念层面出现影像叙事的崛起,在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向新闻摄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新闻摄影承担起记录社会记忆的重任,并实现内涵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