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重动句
语义
语用
认知
摘要:
重动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现代汉语句式,指的是充当谓语的动词性成分后带有宾语,再重复动词性成分之后带上补语(或再带宾语)的一种单句或者分句形式。重动句中两个动词结构“VO”和“VC”同现,动词和宾语、补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复杂多样。本文以重动句为研究对象,在标注语料库的基础上,对重动句构建新的分类体系。从部分和整体两个维度对重动句进行语义研究,归纳总结重动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并分析其组成成分的语义特征,考察其语用功能、语用功能的动因、语境分布情况,并尝试从认知视角对其语义、语用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初步探讨。首先,本文根据《句法语义范畴标记集》对搜集筛选出的646例重动句语料进行句法语义标注并建立新的分类体系。该分类系统包含两个层级。第一层级,将语料库中提取出的244个不重复的动词按照动核范畴进行一级分类,得到以自动核、协动核、施言核、担任核、遭遇核、感知核、状态核及其他低频动核为核心的8大类重动句;第二层级,根据动核所联系的NP的角色范畴进行下位分类,将重动句分为95个次类。其中以自动核为核心的句式共10个次类,以协动核为核心的句式共45个次类,以施言核为核心的句式共9个次类,以担任核为核心的句式共4个次类,以遭遇核为核心的句式共4个次类,以感知核为核心的句式共7个次类,以状态核为核心的句式共8个次类,以其他低频动核为核心的句式共8个次类。其次,本文基于重动句新的分类体系对其进行语义的综合研究。从组成成分出发,分别考察重动句动词的语义词类分布及其典型语义特征、宾语的指称性质、补语的语义指向及其范畴义征,以及“VO”和“VC”之间的语义关系,进一步揭示重动句基本语义范畴及其内部的层次性。从整体语义结构出发,总结归纳不同类型重动句的语义结构模式,根据语义指向对该类重动句的语义特点进行分类讨论,对组合中各成分的范畴义征进行描写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重动句动词所凸显的语义特征有所不同。补语角色所凸显的语义表征序列是基于实际语境条件下的范畴义征的动态组合。宾语角色对进入宾语的词语语义限制较少,基本上只要满足一定的范畴义征即可进入该结构。此外,本文还考察了重动句类型与所关涉的角色范畴;语义指向与语义结构模式;语义关系与语义指向、补语语义类型;以及语义指向与补语语义类型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动态视角出发对重动句相关的语用问题展开研究。分析重动句在语言表达和交际中所具有的语义自足功能、语义表达功能和原因解释功能。进一步从语言经济原则、会话合作原则、交际意图、远距离因果关系动因等方面论述语用功能的深层动因。通过对重动句所处语境的考察,发现重动句大多出现在表示因果关系的语篇中。或表明原因,或表明结果,或表明假设、条件。另外,尝试从认知角度探讨重动句语义识解和语用识解过程,具体而言,以事件域理论为指导分别考察“(S)+V1+O1”和“V2+C+(O2)”语义表征的建构方式和特征;从关联论的角度分析重动句所处的语境和交际意图、逻辑语义、背景知识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此验证了话语理解和言语交际离不开认知推理。在此基础上对语义、语用的互动关系进行尝试性探索。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尚且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对语义、语用互动关系的探讨较为浅显,这些问题亟待后续学者予以关注并加以深化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