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形宾谓语句
意向性
心理事件
因果关系链
自然凸显性
选择凸显性
语码化
摘要:
形容词带宾语在现代汉语中呈现出较高的使用频率,已逐渐固化为一种汉语构式。这一现象的形成,得益于汉语因没有词形变化而带来的灵活使用方式。现代汉语形容词带宾语在句法和语义上的独特性是:原本不能带宾语的形容词,却被放在动词的位置上,而且后面紧跟名词成分作宾语。自《马氏文通》起,形容词带宾语的现象就受到汉语学界的关注。多数学者对形宾结构的句法和语义特征进行描写性研究。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学者从形式语言学的轻动词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认知扫描、能量转移与转喻、及物构式压制等新视角,分析形宾结构的成因。这些研究进一步引起了学界的兴趣和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形宾现象研究。然而,从整体上看,以往的研究多侧重描写和分类,近年的研究多数也属个案研究,均未能对这一现象做出系统、全面的解释。目前,形宾现象研究既缺乏理论建构特别是形成机制的系统研究,也需要对所涉及语料做进一步的区分和界定。本文认为,只有将仅有形容词词性的词单独作为考察对象,才能有针对地分析形容词活用带宾语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现代汉语形宾谓语句”的概念:句法上,形宾谓语句可概括为“NP1+A+∮/了/着/过/出/…+NP2”的构式,其中,形容词直接或加“了”、“着”、“过”等体标记词和“出”趋向动词后,带名词性成分;语义上,形容词带宾语后的词性还是形容词,它通常是对主语NP1或宾语NP2所表示的某一对象某种性状特征的描述。总之,形宾谓语句属于句子层面的构式,是一种特殊的汉语SVO句式,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即动词化后带宾语。本文将探讨形宾谓语句的形成机制作为主要研究问题,并将其视为解释各类形宾现象深层形成原因的主要路径。本文选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词条中仅标注为形容词词性的词作为形宾谓语句的考察对象,因此兼有其他词性以及标注<方>、<书>、<口>等特殊使用特征的形容词和属性词,均未列入考察范围。本文共选取3195个形容词,其中状态词319个,性质形容词2876个。然后,通过国内两大现代汉语语料库、百度搜索引擎检索的各类网页和以往文献这三大来源,进行广泛地语料收集。最终确定871条语料,共涉及形容词657个,其中性质形容词623个,状态形容词34个,自建形宾谓语句语料库。通过语料观察和分析,本文按照状态变化事件的参与者和发生原因,对语料进行分类;将现代汉语形宾谓语句分为致使结果类、对事因事类、自动状态转换类和存现类。同时,概括出每一类的句法-题元排列和构式义,并总结每一类形容词的语义分布特征。汉语句子结构的主谓划分和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契合性,为本文提供了研究基础和可行性说明。本文主要利用心智哲学的意向性、涌现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认知凸显、构式压制理论,以及两者对事件的相关论述,搭建形宾谓语句形成机制的解释框架。现代汉语形宾谓语句在语义上表达的是一个状态变化事件,其形成机制可概括为:说话人受意向性影响,将状态变化事件表征为心理事件,而心理事件经过凸显性选择的心理加工,最终受单及物构式压制实现语码化的过程。本文从形宾谓语句所表达的状态变化事件、意向性与心理事件、因果关系与及物性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进而逐步阐释形宾谓语句的形成机制。本文结合Tamly(2000b)宏事件的论述和语料分析发现,形宾谓语句表达的都是状态变化事件。单句或复句形宾谓语句都表达了一个具有或承载形容词性状特征A的对象的状态变化事件的过程意义,该对象被称为性状变化对象。客观上,每个状态变化事件中都涉及原因对象和性状变化对象。原因对象可以显性地存在于致使结果类和对事因事类形宾谓语句中,作主语(即施事或致事)或宾语(即因事)。原因对象也可以隐性地存在于自动状态转换类和存现类形宾谓语句中,即上下文语境之中。形宾谓语句的形成过程具体包括两个阶段:(一)事件到心理事件的表征过程,(二)心理事件语码化的过程。受意向性的影响,说话人意向对象和意向方式的选取,直接影响其对该事件的心理表征和认知识解,进而影响说话人心理事件的事件结构和意义内容。意向对象在心理事件中获得焦点凸显,成为首要参与者。与该对象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对象则获得次要凸显,在心理事件中被表征为次要参与者。这两个参与者中存在一个性状变化对象,它所呈现的性状变化特征A成为说话人心理表征要凸显的最重要的意义内容。说话人心智选定这两个主要参与者以及如何表征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构成说话人对该事件心理表征的心理事件的主要事件结构和意义内容。心理事件可以如实反映客观事件,也可以不等同于客观事件。在致使结果类和对事因事类形宾谓语句中,心理事件中两个参与者的关系是对客观状态变化事件因果关系的整体实现,即典型的因果关系链{NP1 Cause NP2 to become Effect/V-ed}。在致使结果类中,心理事件表征的两个参与者的关系是对该事件因果关系链的正向表征(即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