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杜鹃花
题材
意象
古代文学
白居易
屈大均
摘要:
杜鹃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杜鹃花的观赏较为鲜明,是我国文学家乐于表现的题材与意象。本文立足古代文学范围,多角度考察杜鹃花的文学书写情况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第一章着重论述了杜鹃花的赋名过程及园艺栽培艺术。杜鹃花是由杜鹃鸟赋名的花卉,传说蜀地君王杜宇死后魂化而成杜鹃,日日对着故土泣血,具有浓厚的悲情色彩。而杜鹃鸟啼叫的时节和杜鹃花花期吻合,再加上杜鹃鸟口成赤色,确似泣血而成,人们便把这一花一鸟联系在了一起。杜鹃花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南方山区,其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时。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对和杜鹃花意象有关的文学作品做了梳理,重点介绍了杜鹃花文学作品的历时发展、杜鹃花的外形特点和主要意象。杜鹃花进入文人视野较晚,直到齐梁时期才出现对它的零星描写。在此之前,人们关注到的主要是它的药用价值。唐时杜鹃花定名,描写它的作品进一步多了起来,杜鹃花文学意象于宋元时期慢慢定型,到明清又焕发出新的意蕴。杜鹃花外形迷人,品种众多。它有多种颜色,红杜鹃因与石榴花颜色相似最先引起人们的关注;白杜鹃圣洁无暇,是阆苑仙葩;紫杜鹃经常和红杜鹃放在一起描述;黄杜鹃也叫羊踯躅,主要是用来入药。杜鹃花花开时成团成簇,夺人眼球,杜鹃树枝繁叶茂,被称为嘉木。杜鹃花是由鸟赋名的花卉,它自然而然承接了杜鹃鸟的意象。杜鹃鸟作为一种冤禽,让杜鹃花也染上了悲凉的色彩。杜宇神话的核心是失权、离乡,所以杜鹃花就被文人用来寄托亡国哀思,被游子用来抒发离乡的忧伤。杜鹃花盛开在暮春,此时繁花落尽,难免引起春闺之人的伤春之情。开时正值寒食,也让它成为了悼念亡人的工具。杜鹃花在南方的山区分布广泛,哪怕是深山和悬崖也有分布,当怀才不遇者看到它,他觉得它就像自己一样无人赏识;当淡薄隐逸者看到它,反而赞美它的闲适和高洁,这两种不同的情感意蕴都是杜鹃花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杜鹃花文学书写中,涌现了三个典型作家。白居易是大力描写杜鹃花的第一人,他不仅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对它进行描写,让杜鹃花进入文人视野,还亲自移栽种植。李德裕作杜鹃花赋,弥补了咏物赋作中无咏杜鹃花的空白。屈大均则做了多首杜鹃花组诗和杜鹃花词,在他的笔下,杜鹃花是一个系统、统一的意象,传达他的亡国之痛和对故主的哀悼。第六章则研究杜鹃花的古代文化生活和当代旅游资源开发。除了杜宇的传说之外,杜鹃花还有其他版本的传说,如谢豹的传说、鹤林寺杜鹃。在少数民族地区,杜鹃花则是一个精神符号,彝族有流传已久的祭花神仪式,和叙事长诗《红白杜鹃花》。而在当代生活中,大力开发杜鹃花生态旅游区,建造杜鹃花专类园,以及杜鹃花作为盆景的运用,都是其在当代的文化生活中焕发出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