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动-名结构
动宾结构
定中结构
典型性
加工
摘要:
动-名结构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歧义结构,既可以解释为动宾结构,也可以理解为定中结构,在所涉及的动词和名词均为双音节的情况下表现得更为明显。动宾结构和定中结构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实证研究特别是涉及两结构对比的加工研究却相对匮乏。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现代汉语动-名结构的加工,并从词汇的典型性角度解码影响动宾结构和定中结构神经机制的因素,为人脑甄别多义结构的理论假设提供神经心理学证据。整个研究包含两个动-名结构加工的ERP(事件相关电位)实验,所涉及的动词和名词均为双音节。基于两个变量(动词类型vs.名词类型)的被试内设计,实验1分为两个实验任务。任务1考察中心语为典型名词的条件下,动词类型(典型动词vs.非典型动词)对动-名结构加工的影响,例如,“打扫教室”vs.“自习教室”;任务2考察中心语为非典型名词条件下类似的影响,例如,“寻找原因”vs.“失败原因”。其中,动词和名词的[+/-典型性]特征主要通过参考前人的理论研究而确定。任务1通过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在动词维度发现了显著的P200(120-250ms)和N400(250-480ms)成分,表现为非典型动词比典型动词诱发了更大的P200正波,而典型动词相比于非典型动词激活了更负的N400。此外,不同脑区间存在显著的N1(80-120ms)正成分,但该成分在动词维度没有呈现差异。任务2采用类似的分析,在脑区间发现N1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显著,但在P200成分中没有发现类似的差异。在N400的时间窗内,动词与脑区的交互效应显著。总结来看,实验1表明,动-名结构的加工受动词典型性的影响,在中心语为非典型名词的条件下,典型动词的加工比非典型动词更快。但在中心语为典型名词的条件下,并未发现这种差异。从功能上看,“非典型动词+典型名词”结构(语法上被理解为定中结构)比“典型动词+典型名词”结构(语法上被理解为动宾结构)的加工难度更大。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依存关系和谐的“VP+NP”相比于不和谐的“VP+NP”更难加工。实验2采用同样的ERP范式,主要考察名词类型与语义类型如何影响动-名结构的加工(其中所涉及的动词在四个条件下,均为典型动词)。实验为2(典型名词vs.非典型名词)×2(语义合理vs.语义违反)的被试内设计。结果表明,在脑区间发现了N1的交互效应及主效应显著;名词与脑区、语义与脑区之间分别存在P200交互作用显著;在N400的时间窗内,名词的主效应显著,表明非典型名词的激活显著大于典型名词。定中结构(典型动词+非典型名词)比动宾结构(典型动词+典型名词)更难加工。语义类型方面,语义违反的结构(即“动词+名词”结构在语义上是不正确的)比语义合理的结构更难加工。总体而言,实验2表明动-名结构的加工受名词类型的影响,也受动词与所涉及名词之间的语义一致性的影响。在动词均为典型动词的条件下,定中结构比动宾结构的更难加工。本研究为现代汉语动-名结构的加工机制提供了新证据,为动词类型(典型动词vs.非典型动词)和名词类型(典型名词vs.非典型名词)的划分提供了神经心理学证据,且两大类型对动宾结构和定中结构的加工起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句法条件下(如,动名结构),非典型词汇比典型词汇更难加工,因此,理论上对动词、名词的典型与非典型之分具有合理性。综上,本文为研究汉语多义结构的区分(例如,一个动名结构可能包含动宾结构和定中结构)以及影响其加工的解歧因子提供了启示,即人类大脑不仅可以从认知上(基于语言直觉)区分复杂结构,也能够从神经心理学上(根据可视化的EEG数据)对其进行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