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框式介词“在+NP+L”
自主依存联结
后置词隐现
认知机制
摘要:
框式介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特征。顾名思义,框式介词是由“前置词+介引成分+后置词”构成的框式结构的介词类型。受西方英语传统语法的影响,汉语学界多重视前置词,而忽略对后置词的研究,因此框式介词结构受到的关注较少。本研究以现代汉语框式介词“在+NP+L”为研究对象,旨在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现代汉语框式介词“在+NP+L”的句法以及语义特征有哪些?2.现代汉语框式介词“在+NP+L”的后置方位词的隐现规律有哪些?3.现代汉语框式介词“在+NP+L”后置方位词的隐现的认知机制是什么?本研究以从BCC语料库搜集的1000条语料为基础,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分析现代汉语框式介词“在+NP+L”的句法、语义特征,从而探讨句法、语义特征对后置方位词隐现的影响,综合运用Langacker认知语法的自主依存联结,探析框式介词“在+NP+L”后置词隐现的认知机制。本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在句法分布上,框式介词“在+NP+L”可位于句首,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动词后、以及与结构助词“的”结合位于名词短语前;在句法功能上,框式介词“在+NP+L”可做定语、状语、补语,不可做谓语、宾语和主语。在语义特征上,框式介词“在+NP+L”可以表示处所义、时间义、范围义,以及条件义、方式义、状态义等。延伸的意义以隐喻延申的方式从其典型处所义发展而来,从而形成一词多义的语义网络。其次,框式介词“在+NP+L”后置词隐现受NP的特征、框式结构“在+NP+L”的句法、语义特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首先,当NP为单音节时,后置方位词强制性出现。当NP为双(多)音节时,后置词的隐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介引名词的语义凸显,凸显的事物性越强,处所性越弱,后置方位词越倾向于出现,反之则倾向于隐去。当名词凸显其他抽象概念时,后置方位词强制性出现。在句法方面,当“在+NP+L”在作定语且NP结构复杂时,后置方位词除表示本义之外,还担任划分语法界限的作用,后置方位词不可隐去。当“在+NP+L”作句中状语时,当“在+NP+L”和谓语动词间存在其他成分时,后置方位词不可隐去。当“在+NP+L”做补语时,后置方位词多表示谓语动词编码的动作或者状态的结束或改变,此时后置方位词不可隐去。在语义方面,当“在+NP+L”表示抽象概念时,后置方位词担任着使整个短语范畴处所化的语义功能,后置词不可隐去。最后,在自主/依存联结模型指导下,框式介词“在+NP+L”后置方位词的隐现取决于NP凸显的次结构是否可以与阐释位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从而对后者进行充分阐释。在现代汉语框式介词“在+NP+L”中,前置词“在”凸显的是图式性的射体和界标之间的非时间的空间关系。如果介引成分NP凸显的次结构标示的事物处所性较强,二者之间可建立对应关系,后者对前者做出阐释,从而建立配价关系,形成复合象征结构“在+NP”。此时,后置方位词倾向于隐去。若二者之间无法建立对应关系,后置方位词承担“范畴方所化”的语义功能。此时,自主结构NP凸显的次结构先与后置方位词凸显的图式化射体提供的阐释位建立对应关系,形成复合结构“NP+L”。复合结构“NP+L”再次充当自主结构,凸显的次结构与依存成分介词“在”凸显的图式化界标提供的阐释位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从而进行阐释,形成复合依存结构框式介词“在+NP+L”,此时,后置方位词无法隐去。本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对框式介词“在+NP+L”的句法、语义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典型框式介词“在+NP+L”的认识;第二,基于自主依存联结研究框式介词“在+NP+L”后置词隐现的认知机制,不仅可以拓宽框式介词认知机制的研究视野,并丰富了自主依存联结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