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时间副词
反预期
自反预期
他反预期
摘要:
本文研究现代汉语中具有反预期功能的时间副词,考察具有反预期功能的时间副词的范围、句法分布、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并探究这些时间副词是如何产生反预期义的。全文一共五章,各章的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梳理了反预期和时间副词的研究成果,框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语料范围,说明了本文研究的内容以及所需要的方法、理论和概念。第二章主要讨论了除“正”和“从来”以外的其他十类时间副词的反预期功能,分析了它们的语义结构位置,同时总结了这些时间副词的特点:首先,从时上看,能表示事件的起始或完成的时间副词都表达的是过去时;从体上看,这些时间副词主要是完成体或实现体。其次,这些时间副词可以体现事件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分为两类:事件从无(有)变到有(无),或者事件产生的变化概率和预期主体的预期产生偏差。最后,这些时间副词蕴含着较强的主观性,而主观性和反预期是紧密相连的。第三章聚焦于“正”的反预期功能。表示同时性的A式(S(正),S)和B式(S,S(正))可以表达说话人或句内主语的自反预期和在非预期下产生的意外:A式中,新事件S打断了S,但主体在此之前并未预期到S的中断;B式中,当S里的动词是瞬时性的时候,主体也常常感到意外。在一个交际会话里,说话人常常用“正是/因为X,所以~Y”对受话人的“X,所以Y”进行引述性语用否定,反驳受话人,从而实现了他反预期。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看,这种方式是使用明示的手段来提示听话人他反预期信息的出现。第四章聚焦于“从来”的反预期功能。“从来”的反预期功能和说话人对“变化”的认识有关。当说话人认为事件应该发生变化(无论是从“不变”到“变”,还是从“变”到“不变”),而现实情况与他的认识相反时,句子就会产生自反预期的效果。当“从来”出现在话轮中,如果说话人是话题的发起者,当他使用“从来”疑问句时,他其实处于一种自反预期语境中;如果说话人是话题的回应者,他常常通过反驳来实现他反预期,这种反驳其实是说话人认为事件从未变化,说话人通过“从来”来增加自己所言的真实性或可信度,从而实现对受话人预期的真实性否定。第五章是结语。本章总结了本文的发现和结论,提出了有待继续探究的内容,还说明了本文的创新点以及可以继续深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