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语方言词典
词典学
立目
用字
注音
释义
索引
摘要:
本文在语篇词典学、比较词典学和认知词典学的理论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举例分析法对现代汉语方言词典编纂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探索。在方言词典的宏观结构上,本文主要讨论方言词典的收词和编排检索问题;在微观结构上,重点关注方言词典的注音、用字和释义问题。在方言词典的收词问题上,文章提出方言词典的收词必须遵循针对性原则、稳定性原则、能产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同时,相较于一般语文词典收词的普遍性原则、高频词原则、规范性原则,方言词典的收词更应该注意特色性原则、现实性原则,并凸显地方特色词语的理据性原则。收词的范围应该是这个地区人们常用的所有词语,包括地方特色词,常用的与普通话的对音词,以及来源于其他方言的借词,并根据词典的功能和对象作一定的侧重:对地方特色词要详细描写记录;来自其他方言的方言借词可以为方言的横向和纵向研究提供资料,若在本方言中也常用,应择选收录;与普通话的对音词则选择常用的、普遍的进行收录。收词对象应主要来源于当地人的口语;来源于文献的只能作为补充。作为词组进入方言词典的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或语义透明度低,必须以整体作为理解的对象;或承载了地方文化的特殊含义;或能体现出方言的特殊搭配方式;又或者其构成成分因为不常用未被词典收录,而词组的形式却是常用形式的。在方言词典的注音问题上,目前方言词典可采用的有单一形式注音和综合形式注音两大类。单一形式注音方法中,汉语拼音注音法适用于与汉语普通话相差并不太大的方言;国际音标注音是通用的方式,可以用于标注所有的方言,但普通读者使用起来会有点困难,需要学习方能掌握;自成一体的注音方案设计时要尽可能接近《汉语拼音方案》,便于读者使用。还可以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综合使用的注音方式。方言中的音变现象多且复杂,我们认为,可以在词典中具体标注不可类推的特殊音变,有规律的音变在词典的说明部分交代其普遍的变化规则,可以只注单字音,多音节词的规律性连读音变在正文中不予标注。若方言词典所描写的方言范围较广,语音有差异,则必须确定标准音地点。以区域内代表性城市的市区口音为标准是比较适宜的方法,区域内方言人口倾向于认为中心城市口音为正音,自觉或不自觉地向之靠拢,因而也代表了方言语音的发展方向。在方言词典的用字问题上,当要使用文字将长期以口语形式存在的方言固定下来时,要用到造字、借字、考本字和使用空围等方法。其中,造字有形声、指事、会意、反切、合音法,还有增加部件造出新字等方法;借字有借独体字、借合体字、借同音字、借同义字、借异体字、借繁体字等方法,词典的用字要符合释语的“闭环”原则,且尽量避免使用空围符号。在方言词典的释义原则问题上,我们认为,方言词典的释义必须遵循四个最重要的原则,即整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兼顾原则和简明原则。整体性原则是从宏观上对释义的要求,要求编纂者有整体观念,对所收之词同“场”要适当采用统一的释义模式,同时,词条和词条之间要注意互相的照应,利用好词典的“参见”系统;全面性原则针对单个词条的释义,要求尽可能对词条的词汇意义、语法信息、感情色彩、语体语用等方面进行全面释义,同时要全面照顾到纵向的聚合和横向的组合,注意体现词义的发展脉络和词语的组合能力;兼顾原则针对的是词条的释义性质,要兼顾语文性和百科性,尤其是地方特色文化词的百科性;简明原则针对的是词条的释义内容和语言,既要求简单,又要求明确。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文词典,在目前阶段,我们无法要求方言词典对所有词进行词性标注,但需要标出词性的要注意规范,不要影响词典的全面性;词典中反映地区文化、历史、民俗等的词语、透明度低的词语或外来词,需要标出词的理据,这不影响释义的简明性。在方言词典的释义方式问题上,方言词典的释义呈现方式,要特别注意区分方言的同音同形词和多义词,当遇到意义不止一个的词语时,首先要把这个词形所对应的几个义项都罗列出来,推敲其中关联,对这些意义进行分项、分类,属于同音同形词的要分词立目,属于多义词的要分义项呈现。方言词典的释义表达方式,有对释式、描述说明式、定义式以及综合式。我们认为,方言词典应加强释义呈现方式的科学性,按照词义发展或逻辑顺序排列义项,词义发展脉络不单一的词目应厘清义项间的关系,要增强对词目意义的了解和考察,同时,增强释义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表示方言区特有实物的名词性词语,往往难以用语言简洁地描绘,配上相关的图片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辅助释义方法。在方言词典的编排和检索的问题上,目前方言词典可以采用音序为主、形序为辅或单纯采用形序、义序的方式进行编排。我们认为,音序法更加符合目前方言词典的发展阶段和方言的研究现状,形序法和义序法则可以作为音序法的有益补充。方言词典的检索方式必须多样化,我们认为,给方言词典添加义类索引十分有必要,可以增强方言词典的整体性和使用价值。方言词典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文词典,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