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隐现构式
认知语法
舞台凸显模型
句法
语义
理据
摘要:
汉语隐现构式作为隐现事件的语言表征形式,是汉语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以往研究主要从传统语法、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等视角展开,聚焦隐现构式的类型、各个组构成分的句法语义特征、产生的机制和动因以及它与其他相关构式的关系等,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是,不同理论范式对隐现构式句法语义的描写与解释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体现为:(1)隐现构式中组构成分的性质定位不清,争议较大;(2)隐现构式意义的概括比较笼统,还有待进一步细化,部分概括甚至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对不同类型隐现构式之间的关系认识也不足;(3)对隐现构式的句法语义成因和认知理据的探讨还不够深入。有鉴于此,本研究在整合学界对现代汉语隐现构式研究的基础上,从基于使用的认知语法理论的视角,结合认知心理学有关注意和凸显的观点,构建了舞台凸显模型,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借鉴认知构式语法的原则与方法,分析了现代汉语隐现构式的句法语义、构式层级关系及其认知理据。本研究重点探讨和解决以下研究问题:(1)现代汉语隐现构式具有什么样的句法语义特征?(2)现代汉语隐现构式的句法语义成因是什么?(3)现代汉语隐现构式的认知理据是什么?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汉语隐现构式是一个图式性构式,其音位结构与语义结构的象征关系,也即是形-义配对关系,可以表示为:[SV O]/[处所L以动词V的方式出现或消失客事O]。该构式有三个成分结构,即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三个有待“填充”的槽位。隐现构式的主语槽位允准的处所成分主要涉及表示物理空间、身体部位、心智空间、机构、处所代词、合成处所词、事物名词、隐喻化为空间的时间短语八种情形。隐现构式的谓语动词槽位主要允准语义上表示“出现”或“消失”的动词,具体可以归纳为四大类:(1)表示客体出现或消失的典型动词,如“出现”“消失”;(2)表示客体出现或消失带来的结果的动词,如“烧”“破”;(3)表示客体出现或消失的前提条件的动词,如“变”“刻”;(4)表示客体出现或消失的手段或方式的动词,如“进来”“出去”。隐现构式的宾语可以是不定指成分,也可以是定指成分。隐现构式的宾语槽位大多数为不定指成分,具体包括光杆普通名词、“数词+(量词)+名词”“一+(量词)+名词”“量词+名词”“定语+名词”和“数词+量词”结构等。定指成分作宾语时,主要涉及专有名词和“这/那+(量词)+名词”结构两种类型。第二,汉语隐现构式的句法语义是构式层级互动的结果,具体体现在次图式构式层级上隐构式与现构式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同层级的其他构式如存在构式和领属构式之间的互动关系上。本研究首先把隐现构式分为现构式和隐构式两个次类,并就各自涉及的具体词类构式和具体动词构式进行详细描述。现构式涉及[SVO]/[某处所出现某客体]、[SVO]/[某处所通过某种方式或路径出现某客体]以及[SVO]/[某处所通过数量增长的方式出现某客体]等七种词类构式,而隐构式涉及[SVO]/[某处所消失某客体]、[SVO]/[某处所通过某种运动方式消失某客体]以及[SVO]/[某处所通过某种方式或沿某种路径消失某客体]等五类词类构式。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现构式和隐构式的构式义处于对立且对等的地位。从词类构式层面来看,现构式和隐构式基本对称;就具体动词构式层面上来看,两者具有不对称性。比较而言,能够进入现构式的谓语动词类型比隐构式更加丰富,使用频率更高。通过语料分析发现,现构式先于隐构式产生。语义牵引是导致现构式和隐构式发生用法拓展的重要因素。“出”和“生”是隐现构式最初的成员,它们各自牵引了更多的谓语动词进入隐现构式。“失”和“去”类比模仿“出”的用法进入隐现构式,隐构式得以产生。另外,在隐现构式和相关构式的关系上,本研究认为领属构式、存在构式和隐现构式共用同一个句法框架,领属构式是SVO结构中最典型的成员,存现构式与领属构式之间存在承继关系。存在构式和隐现构式的句法结构相同,加之“存在、出现、消失”三个概念密不可分,这使隐现构式内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第三,本研究发现隐现构式的认知结构是一种射体-界标关系,其背后的认知理据是舞台凸显模型。具体而言:认知主体在某一时刻面向某一特定方向,形成一个视野(即最大视域),在该视野中的舞台表演区,即是处所。观察者把主要注意力聚焦在处所上,使之得以首要凸显,成为首要焦点要素,而把部分注意力聚焦于处所中的客体,这即是舞台凸显模型。基于该模型,处所成为射体,处所名词表征为主语,舞台上的客体成为界标,表征为宾语。客体出现在舞台之中或从舞台中消失,并通过出现或消失的“方式”(由动词表示)和舞台形成互动。此外,本研究还基于舞台凸显模型,从语篇层面解释了隐现构式的歧义性问题。研究发现,要判断隐现构式是为处所中出现或消失的客体提供参照点功能,还是说明出现或消失的客体对处所产生影响的功能,需要依据后续语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