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虚词“和”
连词
介词
语义
句法特征
摘要:
现代汉语“和”类虚词包括“连、同、跟、和、共”等,它们在语法功能上大都兼有连、介两种词性,而在“和”类虚词中,虚词“和”的连、介词性判定一直是学者们较为关注的问题。现有研究中,学者已分别从句法、语义角度对虚词“和”介、连词性的区分进行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使用句法测试手段、语义特征对虚词“和”的词性做出区分,以及对主语、宾语位置上的虚词“和”的词性进行判定;但虚词“和”在补语、状语、定语等其他句法位置上的词性判定,及虚词“和”所具有的语义与句法特征,目前还鲜有研究。本文为了对虚词“和”在不同句法位置上的词性、语义及其句法特征做出全面的描写与解释,将郭锐(2002)主张的分类标准、生成语法中成分统治与X-阶标理论三者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从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BCC)中随机选取了2000条语料(使用“和”连接成分的句子)来形成研究所需要的语料库,运用描写与解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虚词“和”在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不同句法位置上具有何种词性,以及是否只具有一种词性?(2)虚词“和”的两种词性在句中具有哪些句法特征?(3)虚词“和”作为介词与连词时,在句中具有哪些语义?针对以上三个研究问题,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虚词“和”在主语位置上判定为具有两种词性,即连词和介词。统计发现,主语位置上的虚词“和”有六种不同句法环境。首先,10.65%的虚词“和”在以下三种情况中判定为连词,分别为:(1)X he Y受到表总括或分配的副词修饰,如“都”、“分别”、“同”等;(2)X he Y前有定语修饰且共同修饰X与Y;(3)X he Y的宾语是关系性名词。其次,7.5%的虚词“和”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判定为介词,分别为:(1)X与he Y中受到副词修饰;(2)X省略,只有he Y为句子主语。除以上五种情况之外,当X he Y没有受到副词修饰,其后直接为谓语时,15.3%的虚词“和”判定为连词,1.5%的虚词“和”判定为介词。另外,虚词“和”在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位置上所占比例分别为44.15%、9.8%、6.75%、4.35%,且虚词“和”在这四种句法位置上均判定为只有一种词性,即连词。第二,当虚词“和”为介词时,在句中可连接体词。虚词“和”与所连接的成分一起充当动词的附接语,与动词之间没有论旨关系。此时,虚词“和”与所连接的成分作为一个整体在句中的位置可以移动。而当虚词“和”为连词时,既可连接名词,也可连接谓词。虚词“和”与所连接的成分一起组成以虚词“和”为中心的连词短语。此时,虚词“和”所连接的成分不能向其他句法位置移动。第三,当虚词“和”为连词时,其语义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总括虚词“和”所连接的成分,即加合;二是分配虚词“和”所连接的成分,即加而不合。而当虚词“和”为介词时,其语义表现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伴随者”与“动作行为的对象”。本研究在现有关于虚词“和”的词性研究基础上做了一定的补充,尤其是对不同句法位置的虚词“和”的词性所做出的详细描写,为虚词“和”的连、介词性区分提供了新思路和启发,并且也为汉语学习者在虚词学习方面提供了帮助。与此同时,本研究也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新的教学方法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