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辩证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摘要:
劳动辩证法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内容,也是贯穿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中心线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不是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或他后期创作的《资本论》中所运用的唯物辩证法相对立的方法论,事实上劳动辩证法是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互为补充的,并且在马克思那里是日益发展为成熟的唯物辩证法体系的。
在《手稿》中,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影响,既颠倒了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又改造了黑格尔的“抽象劳动观”;同时,马克思又在认真研究国民经济学的基础上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家们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深入考察了自相矛盾的国民经济学理论。正是基于此,马克思才能超越流行于当时的几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正确地解答私有财产运动的历史之谜即共产主义,从而能够在思想上初步终结形而上学的超历史性幻想和资本主义的非历史性神话。
在《手稿》中,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提出“劳动辩证法”的概念,然而却到处都可以发现基于劳动的辩证法,从人的本质到异化劳动、再到私有财产、最后到共产主义,无不体现着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思想。在哲学领域,劳动辩证法表现为劳动实践的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劳动辩证法又体现为劳动与资本的辩证关系,体现为私有财产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趋势;在共产主义学说领域,劳动辩证法又展现了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又复归于人的生动过程。
《手稿》当然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不成熟的著作,然而内蕴于其中的“劳动辩证法”思想却是开启通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门的关键钥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劳动实践的辩证法最终孕育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世界观”即唯物史观;在《资本论》中,“劳动—资本”的辩证法终于以完善的形式彻底揭露了隐藏于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秘密即剩余价值规律;在《共产党宣言》中,“自由劳动(类本质)”的辩证法终于演变为无产阶级解放的生动实践。因此,可以说《手稿》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孕育之地,也是即将照亮人类未来发展道路的曙光。
研究内蕴于《手稿》之中的“劳动辩证法”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唯物辩证法思想,更加清晰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进而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并以此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新时代研究《手稿》,深入挖掘内蕴于其中的“劳动辩证法”思想,有助于我们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路,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