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小学管理
教育决策
非理性
学校声誉
行为经济学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的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因此,实现教育强国不仅要考虑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理论架构,更需要落实到微观、具体、细节的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在此意义上,二〇二二年元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该《意见》是近年来国家从政策层面出台的重要举措,旨在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学校治理、提高中小学决策治理能力和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和期待的基础教育。然而,当前中小学管理决策在分析、制定和实施等环节均处于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之中,以致于“失真”“失位”“失效”的非理性现象频繁出现,负向消极的决策结果致使社会公众乃至学校内部的决策受众群体,不得不重新塑造对中小学校的美好期待,重新构建对中小学校的信任诉求,重新思考对于中小学校的依赖程度。面对不断蔓延的“信任危机”,中小学亟待厘清复杂管理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及因果机制,充实不确定性视角下的教育管理理论和方法,以更为科学的管理举措提升中小学的组织合法性。
借助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及田野实验研究发现,中小学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决策现象,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学校创新变革实验、教师职工选聘实验和学生安全管理实验分别证实,中小学管理决策者在进行个体偏好的决策时会违背传统经济学一致性公理(完备性和自反性、传递性、无关选择独立性)的假设,不满足“理性”行为的基本标准。其二,“独裁者博弈实验—囚徒困境博弈实验—礼品交换实验”三合一实验证实,中小学管理决策者在处理相互关系的决策时会违背经典博弈论人性自利的假设,在学校管理中出现亲社会行为。其三,“阿莱悖论”实验和跨期选择行为实验证实,中小学管理决策者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时会违背期望效用理论效用最大化的假设,并不总能做出“偏好一致+效用最高”的理性决策。因此,中小学管理决策无论是在个体决策还是群体决策维度,均有一定的几率出现“非理性”的管理决策,导致决策失效甚至负向舆论扩散,加剧学校与公众之间的社会矛盾。
从决策动机、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三个判别标准出发,收集和审视全国中小学60个“非理性”管理决策热点事件得出,事件主要集中在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均衡引发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情绪影响对学生过度惩戒,管理者将学校决策倾向于与利益相关的地位、职称、权利和资源,以及面对突发事件所表现出来的应急管理能力薄弱四个层面。这些事件在学校内部管理(事项、规模、响应、时效)和学校外部环境(属性、类型、学段、地域)存在异质性特征。而就具体的个体决策行为表现而言,行为经济学中的默认选择可以解释决策者“跟着感觉走”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利他偏好可以解释决策者“我愿意让步”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过度自信可以解释决策者“肯定没问题”的非理性决策行为;损失厌恶可以解释决策者“还是先这样”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就群体决策行为表现而言,运用行为经济学中的社会偏好可以解释决策者“出事我负责”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运用禀赋效应可以解释决策者“你说怎么做”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运用噪声理论可以解释决策者“我先讲两句”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运用从众效应可以解释决策者“听他的没错”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利用形而上的理论剖析现实中决策“异象”的同时,也彰显出行为经济学运用于中小学管理领域的适切性。
为探讨导致中小学管理产生“非理性”决策的影响因素,综合研究文献拟提出4个假设以进行验证:(1)决策者的基础禀赋条件对中小学管理“非理性”决策影响显著;(2)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或非合作现象对中小学管理“非理性”决策影响显著;(3)资源环境的不健全对中小学管理“非理性”决策影响显著;(4)“殊途同归不同效”——个体、组织与环境对中小学管理“非理性”决策的影响具有“联动效应”,但影响程度不同。针对以上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等作为搜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三个问卷共向19所来自不同地域的中小学管理人员、教师群体以及家长群体分别发放50、350和200份问卷,有效回收48、310和182份问卷;访谈若干名党组织书记、校长(副校长)及教师。数据经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测算方法得出,造成中小学管理“非理性”决策正解包含三条组态路径,分别为“经验赋能型”“集思广益型”和“内外协调型”;“非理性”决策负解则包含四条组态路径,分别为“包揽武断型”“组织制衡型”“规避摇摆型”以及“资源阻滞型”。该结果通过了改变一致性水平和调整校准阈值两种稳健性检验方法。此外,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一步发现,由决策者包揽武断导致的负向“非理性”决策,以及团队之间的权责制衡所导致的负向“非理性”决策均会对学校声誉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