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共生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摘要:
大工业时代资本与劳动的分离,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意识到共生的潜在作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化现象可以用共生理念来化解,共生的逻辑将人与世界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为解决人类生存困境、实现人的解放提供和谐共生之道。马克思没有专门论述共生思想的著作,但共生的世界图景作为一种世界观的正式孕育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手稿》中的共生思想为人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互利共生的关系,丰富和完善了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研究。
论文以《手稿》中的共生思想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梳理共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挖掘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共生思想的影响,为研究《手稿》中的共生思想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对文本的概括总结可知,《手稿》中的共生思想主要是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共同生成、共同生存的关系展开。从人与自然是统一有机体、互为对象性的存在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中介——劳动,来阐释人与自然间的共生关系,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之上互相创造的对象性关系,人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自然也在丰富人的发展;从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的属人性相互证明的角度诠释人与社会间的共生关系,即社会在生产人的过程中,人也同样生产着社会,无论是人抑或社会都不能脱离对方而自存;并基于社会关系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即人与人在社会中共同生成、相互作用,相互发展。随后,在剖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分析国民经济学的基础之上,揭示了私有制是产生异化劳动的根源,而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导致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异化,阻碍共生的实现。并进一步阐明共产主义是对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扬弃,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界共生的社会。
尽管《手稿》尚未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与思辨哲学的影响,但辩证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因此对《手稿》中共生思想的揭示,在其理论价值上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提供新思路,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指明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在其实践价值上,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提供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