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亲自然
景观设计
白浪河广场
摘要:
国内迅速发展的城市化,导致出现了环境恶化,绿地与自然空间逐渐减少的现象,与和谐宜居的目标不相符合,产生了一系列人居环境和健康等城市问题。当今人们开始重视增强与大自然的联系,渴望通过接触自然来释放压力,愉悦身心。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等政策的出台,关注城市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便捷可达的属性。在景观设计中,我们需要从关注亲近自然的视角,通过多种亲自然模式和手段,打造具有互动性和体验性的城市广场,让居民能够获得更加丰富深刻的亲自然体验和感受。本文基于亲自然设计理念与该理念下的三种自然模式和十四个属性,以城市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研究背景,提出本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综述近几年国内外有关亲自然的研究现状,确定撰写的方法与路线。第二部分在分析概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亲自然设计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探究亲自然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可行性和应用原则,分析国内外景观层面亲自然设计的典型案例,形成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在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公共空间亲自然设计策略,包括城市公共空间亲自然景观设计原则、亲自然理念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实施路径、城市公共空间亲自然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三个层面。其中,设计原则包括生态性原则、自然感知原则、人与自然共生原则。实施路径包括直接的自然应用、间接的自然应用、空间与布局中的自然应用,这三个维度以满足使用人群的感官需求、行为需求和精神需求。设计策略包括构建多感官自然景观格局、搭建多层级自然生态空间、营造多种自然体验氛围。第四部分结合现场调研的方式对潍坊市白浪河广场的周边区域以及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分析目标使用人群类型和日常需求,总结出当前潍坊市白浪河广场在设计中存在缺乏对使用人群实际需求的关注、直接的自然模式单一、间接的自然模式设计不突出、空间与布局模式构建杂乱等问题。最后,以亲自然理念研究为基础,选取潍坊市白浪河广场进行设计实践。以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搭建多层级的亲自然景观设计模式,分别从公众的心理、生理以及认知方面进行有效的压力缓解,展现自然疗愈力,促进建造和谐人居环境。将亲自然设计应用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作为有效增强个人和社会健康和福祉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