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工人新村
公共空间
变迁系统
驱动机制
设计启示
摘要:
“工人新村”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单位制度影响下,为解决工人居住问题,作为单位福利统一分配的一种集合式居住空间实践。其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新式居住空间,至今经历了近七十年的变迁,已成为研究中国人居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沪宁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轻工业发展基地,拥有充足的“工人新村”空间样本,且根据沪宁地区“工人新村”具有的空间特征与现有问题,本文将其居住楼私人空间以外,具有公共属性的建筑及室内外空间统一界定为“公共空间”,并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对中国特有的集体居住模式的空间设计与发展进行系统化认知,探究其背后的动因与机制,挖掘出具有规律性与启发性的设计价值,从而为空间设计相关学科找到可能的扩展方向,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目前关于“工人新村”的研究更多局限于各学科自身的分析与理解,多学科多视角的介入并未产生系统化的动态研究。因此,本文基于设计学,从空间本体出发,借鉴社会学相关理论,对沪宁地区的25个“工人新村”,以及其中184个公共建筑与112个公共空间案例进行了系统化梳理与分析,试图回答:沪宁地区“工人新村”公共空间如何变?为何变?本质为何?三个主要问题,以及挖掘内在的设计价值与启示。首先,通过历史资料与文献的搜集,按时间顺序对沪宁地区“工人新村”公共空间的生产背景、设计实践、管理模式、社会关系与日常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根据这些要素特征将“工人新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其次,本文通过“共时性”与“历时性”两大研究视角对沪宁地区“工人新村”公共空间物质层面的变迁进行研究,发现:共时性视角下的空间变迁呈现出“有机组合或分化,叠加递进与变形”的特征;历时性视角下的空间变迁存在“延续”“生长”“杂糅”“重构”“侵占”五种方式。具体而言,通过图像化、数据化、模型建构的方式对共时性视角下的“工人新村”公共空间的等级结构、功能关系、空间形态进行了动态分析发现,空间等级结构由“均匀”至“分化”,空间功能关系由“分明”至“复合”,空间形态由“单一”至“多元”;通过历史资料与田野调查相对比的方式,利用类型学相关理论与方法对历时性视角下的“工人新村”公共空间演变情况进行了分类与研究,对五种空间演变方式的物质形态、空间功能或行为、直接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为了理清“工人新村”公共空间设计变迁背后的动因与运作模式,本文借用社会学相关理论,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为框架逻辑,结合“工人新村”公共空间的背景与生产,对“工人新村”公共空间设计变迁的机制展开研究。具体而言,挖掘出了共时性视角下影响“工人新村”公共空间变迁的四大基本因素,即“政策”“管理”“身份”“日常”,并将要素与物质空间变迁进行动态结构化梳理,得到了“工人新村”公共空间设计变迁的宏观运作系统;基于福柯的“空间——权力”理论挖掘出了历时性视角下影响“工人新村”公共空间变迁的四个基本因素,即“时间”“功能”“权力”“等级”,结合五种物质空间变迁方式,得到了“工人新村”公共空间设计变迁的微观作用规律;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空间生产方式的视角梳理出“工人新村”公共空间变迁系统内的两种作用路径及交互关系;基于路径由外到内重新审视空间设计在整个系统中受到的关键作用力,由此揭示出:政策主导的管理模式调整是外部动因,个体与空间的交互磨合是基础动力,自组织与空间的能动性是内生驱动力,且“工人新村”公共空间设计变迁系统初期主要以“紧密型机制”运作,而后期转变为“松弛型机制”与“紧密型机制”交替发展的状态。最后,基于“工人新村”公共空间设计变迁的系统化研究,本文将视角回到研究对象上,重新认识并界定“工人新村”公共空间。研究发现:“工人新村”公共空间是一种在“时空——社会”系统作用下,介于“计划”与“自发”之间,并具有“自主性”的日常生活共同体,与其相关的研究及实践需要“协同/参与”的设计思维与方法来激活并培养内在独有的空间特质。由此,挖掘出关于“工人新村”公共空间“空间本体——存在与意义——运作系统与动力——设计认知与方法”四个层面的设计价值与启示,并将视角扩展至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结合当下相关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关键问题,从“设计视角——设计思维——设计操作——设计价值”四个层面切入,提出四点启示:一是设计视角由城市到社区的聚焦与落地;二是通过“绝对到预留”的设计思维对空间自主性的尊重与激活;三是在操作系统层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协调与平衡;四是对边缘异质空间的重新认知与背后人本秩序的保护。以此尝试突破传统设计学过于聚焦物质本身的思维困境,从而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