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公共空间
农村公共空间
设计需求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的转型发展,国家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来恢复乡村的文化建设和自治能力,作为承载传统文化和集体记忆的公共场所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被视为挽救乡村文化建设的灵丹妙药。但是,走进村庄后我们会发现政府投资的文化活动室、阅览室和广场空无一人,村子的村头、小卖部和公交车站却挤满了打牌、聊天的村民,那些精心设计的公共空间远不如村民自己形成的空间有活力,甚至出现了闲置与荒废,造成了严重地资源浪费。面对这种错位现象,本文将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来探究和解释这一现象的前因后果,找出农民对公共空间的真实需求。首先,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和梳理了相关概念的发展历史,为实证研究建立理论基础;其次,采用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法(包括观察、访谈和影像记录等方式)进行实证调查,调查Z村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状况、行为习惯以及活动空间,总结出该村庄村民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为结论提供真实数据。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让我们直观地了解到Z村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设计问题和农民对农村公共空间的需求等内容,同时也可为设计学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人类学方法。首先,本文梳理了山区农村公共空间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发现农村公共空间发展经历了兴盛、压缩、衰落和重塑四个阶段,而当下“重塑”阶段的农村公共空间却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城市化和泛艺术化现象。其次,在Z村的个案研究中调查了本村村民的生活环境、民俗风情、生活结构和活动习惯,发现本村村民的活动习惯具有公共性、规律性和持久性特点,且对公共空间使用有现实需求。而后,调查Z村的公共空间情况发现现有空间存在着各种问题:交易型公共空间的设施供给不足、娱乐型公共空间的活动形式单一、服务型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简陋以及旅游型公共空间的布局结构混乱等状况,并不能满足现有村民的需要,造成了需求与供给的错位。最后,根据村民对“物”、“人”和“文化”的不同需求提出结论,即:硬件设施合理完善的需求、特殊群体人性关怀的需求和乡土文化理性尊重的需求,得出农民对农村公共空间的“物-人-文化”不同需求。与此同时,站在设计伦理角度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以人为本和地域性设计三种策略,为农村公共空间设计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