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开放式住区
使用后评价
公共空间
景观设计
摘要:
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过程中,城市住区的模式也随着时代浪潮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人居生活环境也不断更新迭代。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我国住区模式大多以封闭式为主,高围墙、大尺度是这类住区的显著特征。而现在,国家也越来越意识到传统住区模式的弊端,在日益凸显的城市问题以及发达国家住区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住区模式也朝着更为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国务院于2016年2月发布了《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倡打破现有住区的封闭模式,拆除围墙,建设开放式住区。住区模式的转变也将缓解当前城市交通严重的拥堵问题,同时住区的开放也意味着原本仅服务于内部的公共设施资源将服务更多的人群,既促进了邻里关系也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活力。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本文借助了使用后评价方法对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景观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在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中对于使用后评价的研究和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程序和体系,从而针对建成住区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策略,对未来我国开放式住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前两章着重对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在国内外的发展以及使用后评价(POE)理论进行研究,目的为打实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做准备。第三章构建起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景观评价体系,先后建立“城市-空间-人”的现场调查框架和项目评价研究的框架,制定评价路线,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评价设计。在第四章中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实例项目的应用研究,选取了青岛市两个典型开放式住区进行深入调研,运用文档资料分析法、行为观察法、半结构性访谈法、结构问卷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等,对目标环境的使用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评价。本文提出了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设计要素和相应的24项评价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经验总结出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策略,以期为未来项目的设计及既有项目的提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