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犯罪片
视听语言
黑色电影
类型片
摘要:
犯罪片作为极富视听冲击力的电影类型在电影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已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商业类型片。进入21世纪以来,犯罪片在中国大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凭借黑暗阴郁的视觉效果、紧张刺激的听觉效果、血腥炫目的暴力场面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关照,架起了商业与艺术之间、现实主义与类型叙事之间坚固的桥梁,形成了一股崛起的类型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试图回归电影本体,探究大陆犯罪片的视听语言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大陆犯罪片在视听语言运用上的不足并提出发展建议。截至目前,中国大陆犯罪片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1949—1966)、成熟期(1980—2000)、繁荣期(2001至今)三个阶段。萌芽期以惊险片为主,此类影片为后来犯罪片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样式和模板;成熟期以悬疑、刑侦为题材多元化发展,不乏精品和杰作;繁荣期涌现了诸如《盲井》《白日焰火》《烈日灼心》《嫌疑人X的献身》等影片,它们表现出对现实社会和人性的深邃思考,相继获得国际电影节的认可以及观众的喜爱和高票房回报。通过细读21世纪中国大陆犯罪片的具体文本,发现在视听语言上,大陆犯罪片注重使用黑暗阴郁的光影色调、写实的摄影手法,着重以城市边缘地带、荒芜落后的乡村为叙事空间,并借用多元意象来隐喻社会现实,同时大量使用逼真的音响、幽默的方言对白和具有强烈渲染力的音乐。之所以形成此种视听语言特征,离不开电影制作技术和电影管理制度、观众与导演的审美追求、外来电影文化和创作风格的影响。总的来说,21世纪中国大陆犯罪片的视听语言仍存在意象使用的“故弄玄虚”与雷同、过于个人化的声画表达、暴力场面猎奇化的问题。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若要寻求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应当提高类型意识,不断探索类型化创作模式;创新视听表现手法,重视融入民族文化;坚持影片正确的价值导向,减少暴力猎奇场面对受众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