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道德经》英译
归化和异化
跨文化交际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理雅各、亚瑟韦利和林语堂的《道德经》英译本。第一章绪论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道德经》的英译史和它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选取这三个译本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此前的相关研究以及为本文提供了资料帮助的文献;第三部分介绍了研究方法和本文的理论框架: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第四部分简要陈述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二章从思想层面着手,分析对于《道德经》的核心关键词“道”和“德”,以及《道德经》第一章中的重要概念“有名”、“无名”,三个译者采取了怎样的翻译策略。数据显示,对“道”的翻译集中在“Tao”和“way”这两种译法上,笔者认为采用异化策略,将“道”音译为“Tao”是最好的处理方式,有助于“道”进入目的语文化体系中。“德”的译法则较为丰富多变,音译法占比极小,显示出译者对“德”哲学术语的重视程度远不如“道”,不利于“德”在目的语文化中实现经典化。在《道德经》首章“有名”、“无名”句的翻译上,理雅各遵循了原句的句式结构,在原文思想的传真上优于另外两个译者。第三章从文化层面着手,抽取了十九个文化负载词,分为四类:生态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以及宗教文化负载词,剖析、比较三个译本的处理方式。据统计发现,理雅各和韦利归化与异化策略的使用几乎持平,而林语堂倾向于使用归化策略。归化策略以目的语语言和文化为中心,有利于增强译文可读性,但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上,过多使用归化策略会导致文化内涵在语言转码中流失。第四章关注三个译本对老子简洁模糊的语言风格的还原,第一节从汉语和英语之间形合与意合的差异说起,描述了《道德经》的语言模糊特征以及这种语言风格造成的翻译困难。第二节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篇章进行细读和比较。通过分析得出,在语言层面,韦利和林语堂倾向于使用归化策略,理雅各倾向于异化策略,因此在阅读体验上,韦利和林语堂译本的可读性更强。在余论中,笔者对三个译者选择的翻译策略,以及三个译本的得失进行了总结性的评价,从译者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翻译目的等方面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归化和异化策略并不是对立的,译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源语和目标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基于文本的体裁、主题、面向的读者层次等因素作出选择,在忠实度与读者阅读体验之间寻求平衡,才能更好地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