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学英语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摘要:
全球化、信息化以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各国来往愈加密切,我国也更需要一批具有国际意识、对他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且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人才。小学作为英语习得的初始阶段,在英语课堂上关注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但受到国内应试环境的影响,当下英语教学把考高分作为主要目标,忽视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加强文化教育,缺乏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将加强跨文化理解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和目标,强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应融入不同文化知识和理念,让学生知晓并掌握中西文化、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进一步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以北京市F校和H校录制的20节小学英语示范课视频,以及视频中的学生和12位授课教师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调查法收集数据并展开分析。本文共包括五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从时代发展的应然诉求,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学科育人的必然追求以及不同阶段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然效用三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选题缘由,基于文献,界定核心概念。其次从五个方面综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研究并作出小结。最后以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推论式类目构建”划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类别,得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基于分析框架和根据视频提取的深描片段,通过对跨文化片段的探讨、分析和总结,得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知识、思维、情感和行为四大要素的表现形式、内涵和具体特征。第三部分是分析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四大要素,主要包括通过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实现的知识拓展、通过语言理解与现实应用促成的思维养成、通过对中外文化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而丰富的情感体验以及通过流畅表述和灵活切换行为而达成的得体交际。第四部分以分析框架为依托、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知识、思维、情感和行为四要素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知识是基础,行为是最外显表现和最终目的。模式的外围是具体的培养方式,分别从四个层面提出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支持全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五部分首先回应三个研究问题,其次总结出三大研究发现即小学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体现跨文化交际能力诸要素及其间关系的综合框架和两所学校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四大构成要素呈现出的共同特点。最后得到以下启示:一是针对范围更广的其他小学,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落实学科育人;二是基于本研究对理论框架的回应,基于实证数据的分析使用和改进跨文化交际理论;三是将本研究构建的培养模式推广至其他小学的英语课堂实践中,进一步检验该模式的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