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翻译变体
跨文化交际
翻译变体的“度”
《静静的顿河》
摘要:
当今译界,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重译的现象十分普遍。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尽管这些译本都是由原文翻译而来,但不论是同一时代不同译者笔下的译作,还是同一译者在不同时间段的译作,彼此都有差别。所以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些翻译变体,它们的存在都具有合理性吗,同一部原作的多个译本之间是什么关系?本文以哲学诠释学为理论工具解释了翻译变体的产生机制,并给翻译变体下定义。译者受到历史性和个人独特性的制约,具有各自的前见和视域,翻译变体就是原文视域和带有不同前见的译者视域相互融合之后,产生的同根同源,但又有一定差异的翻译结果。翻译变体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对原文进行阐释。有关翻译变体,本文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翻译变体何以产生,其存在具有合理性吗?2.哪些因素影响了翻译变体产生?3.变体之“变”有“度”吗?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文的中心论点:1.翻译变体的存在是合理的。2.主导变体产生的因素是多样的。3.合理的变体是有“度”的。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其中正文有三章,分别论证上述的一个论点。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跨文化交际理论基础,所选译本及版次的原因,创新点,研究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和意义,以及论文结构。第一章讨论变体产生的原因,论证翻译变体的合理性,描写翻译变体的属性,揭示文学翻译变体的价值。每位译者都不可避免地拥有自己的“前见”,这不带任何消极色彩。译者在阐释原文时,他的视域和原文视域不断进行融合,最终形成新的译文视域。翻译变体正是带有不同“前见”的译者视域与原文视域融合后产生的不同结果。对于翻译活动来说,原文就是历史实在,译者的阐释过程就是历史理解。在评价其合理性时,应该还之以历史,评价才公道。此外本章还描述了翻译变体的三个属性:历史性、融合性、有限性。第二章根据贾玉新教授提出的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框架,将主导翻译变体的因素分为三类:环境因素、交际者因素和语言符号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包括文化环境,社会情境和时空环境;交际者包括译者和读者;语言符号因素包括语音因素、语义因素、语法因素和语用因素。从小说《静静的顿河》的五部中文译本里选取例句,具体分析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的翻译变体。前两章我们为翻译变体正名,充分肯定其产生的必然性及价值。但变体之“变”只有在一定范围之内才是合理的。第三章探讨翻译变体的“度”的问题。从翻译批评入手,列举了与本研究相关的翻译批评标准。最终提出翻译变体的最低标准,以及评判翻译变体的三个步骤。结语再次梳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得出研究结果,并指出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