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人文交流
中国与老挝
软实力
跨文化交际
公共外交
摘要:
自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建设迅速发展,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老挝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并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的国家之一。中老铁路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引起全球瞩目,促进了中老命运共同体的蓬勃发展,成为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的典范。老挝作为与我国合作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国,显示了其在这一宏大倡议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中老经贸关系发展顺利,双边合作不断深化,目前我国是老挝第一大投资国、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关系。随着倡议的推进,中老关系逐步深化,合作领域全面展开,尤其在人文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人文合作不仅是推动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的重要力量,还成为加强国家间及民众间关系的关键途径。因此,推进中国与老挝的人文交流,对加深“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老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论文以软实力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公共外交理论为基础,系统整理了中国与老挝人文交流的成果与特征,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首先,本文回顾了中国与老挝人文交流的历史背景,通过对人文交流三个阶段的考察,提炼出不同时期的特征及其背后的动因。理论层面,本论文从三个层次深入分析了中国与老挝人文交流的机制:跨文化交际理论在促进相互认同与民间互动方面的作用,公共外交在政治说服与战略叙事中的作用,以及软实力建设在推动共同价值观形成与民心相通方面的作用。通过这些理论的多层次分析,本文揭示了中国与老挝人文交流在不同层面的深远影响。
随后,本文以典型案例为着眼点,详尽梳理了官方与非官方层面的人文交流成果,揭示了不同参与主体在各自领域中的独特角色和人文交流的显著特点。官方层面如政府、学校、教育机构,在教育和卫生合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而民间层面,包括社团组织、商会、教师和学生、游客等,通过更直接的参与和交流,为两国间的友好关系提供了强大支持。尽管如此,中国与老挝的人文合作仍面临一系列风险与挑战,包括官方层面的发展不平衡和地缘政治因素,以及非官方层面的组织力量薄弱、媒体影响有限和文化误解等问题。本文建议,官方层面应加强制度建设和政府间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非官方层面则需增强民间组织和媒体的力量,提高民众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通过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本论文不仅揭示了中国与老挝人文交流的现状与挑战,还为未来的合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些建议旨在通过多层次、多领域的努力,进一步深化两国间的友好关系,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发展,并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老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文为理解和推动中国与老挝的人文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