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跨文化交际能力
敏感度
效能感
摘要: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自2007年设立以来,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而汉语国际化推广过程是一项涉及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对汉语教师来说跨文化交际是日常教学、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研究汉语国际教育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探究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本文以陈国明跨文化交际敏感度量表和跨文化交际效能感量表为基础,对西安石油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情感和行为两方面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实际,从年级、专业、个人性格、授课方式、课后活动以及跨文化交际经历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借助SPSS数据分析方法展开调查研究。通过以上方式研究得出相关结论,首先,西安石油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整体水平高于效能感水平,敏感度整体处于中高水平,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在“国外实习学生、国内实习学生”划分类型中,整体上看国外实习学生在敏感度和效能感两方面都较强于国内实习学生。但国外实习学生在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过程中存在信心不足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情感能力方面互动信心维度表现程度较低。其次,海外赴任经历帮助国外实习学生学生们提升了尊重文化差异的意识,但是整体上看,赴任后的国外实习学生在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相关维度上相较于赴任前有所下降。为此,我们要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文化休克带来的负面作用,并采取一定的预警措施。最后,在相关因素调查中,年级、本科专业、学生主动参与课后活动频率以及跨文化交际授课方式和自身跨文化交际经历等因素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显著影响。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对汉硕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几点参考性意见:首先,将语言能力建设作为提升的基础,在其基础上加强沟通技巧能力。同时,建立交际信心预警及恢复机制。其次,在授课方式上坚持混编制授课,为学生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快速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创造更多机会。最后,鼓励学生多积攒对外汉语教学经历,充分发挥实习红利,做好职业发展引导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