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云南师范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
近年来,随着汉语全球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全球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潮流,且“汉语潮”也在持续升温,汉语正逐步地发展壮大并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热门语言。汉语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则意味着需要有越来越多高素质的汉语教师和人才与之相匹配,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相关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开发出了更好的人才培养计划,也日益地成为学术研究工作的目标和重点。本次研究所选取的调查对象为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2017级和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同时结合对部分志愿者和非志愿者的谈话记录,搜集相关跨文化交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1)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2017级和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与跨文化交际效能感各个维度比较发现,是否担任过志愿者在交际参与度、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身份维护上存在显著差异,志愿者的均值在这几个维度都均显著高于非志愿者。(2)被试者跨文化交际情感态度总体水平要高于外在行为能力的总体水平。敏感度方面,志愿者与非志愿者两个群体均在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愉悦感上表现较强,在交际专注度与交际信心上表现较弱。效能感方面,两个群体最高的都在要尊重交际对方的层面上。(3)志愿者与非志愿在敏感度的多个层面存在一定相关性,且较非志愿者而言,志愿者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多个层面中存在更多的显著相关性。(4)从个体差异分析结果来看,英语水平的差异对志愿者与非志愿者都具有显著影响。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以及本科专业差异,对志愿者具有显著影响,对非志愿者影响不显著。年级差异对两个群体影响均不显著(5)从敏感度对效能感回归分析来看,敏感度各层面对被试者外在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6)从访谈结果来看,语言能力与文化间的差异是制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各薄弱环节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发现,论文分别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能力培养提出几点建议,为提高汉硕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参考性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