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价值评估
实物期权
二叉树
摘要:
民以食为天,中国餐饮行业步入四万亿时代。从2014-2019年,我国餐饮行业稳步向上发展,行业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餐饮收入)自2.79万亿元增长至4.67万亿元,十年CAGR在12%左右。虽然2020年餐饮行业收到疫情影响,收入降至3.95万亿元,仍旧维持在四万亿规模上下,中国餐饮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规模。但是中国餐饮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分散。2020年餐饮行业CR100(行业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仅为7.8%,连锁化率17%,远低于发达国家50%左右的水平。餐饮连锁企业具有良好的抗风险性、抗周期性、良好的现金流等特征。随着大众餐饮时代到来,供给侧边际改善,从源头整合供应链,以及冷链运输、央厨建设等技术的提升,中国餐饮连锁化的发展正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过去在很长一段历史中,餐饮行业往往被视作传统行业而遭受风投等资本冷遇。2015年以来,随着消费群体结构的改变以及电子支付的全面普及,餐饮行业出现行业拐点,各路资本追逐餐饮企业的需求空前高涨。资本对餐饮业的投入力度加大,一方面是看到餐饮业作为中国消费市场重要一环,具备可观市场空间和证券化空间,另一方面餐饮行业标准化的能力不断提升也进一步吸引资本的介入。根据CVsource融资数据统计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中国餐饮业已完成的融资事件共638起,具体披露交易金额超人民币300亿元。从投融资数量来看,2017-2018年均在170笔左右,2019年,投融资数量下降至91笔。2020年,受疫情影响,餐饮业实体经济受到重大冲击。然而在投融资市场上,投资者的热情并未大幅减退。2021年,餐饮业全年投资笔数再次突破100笔,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大幅增长近1/3。从已披露金额来看,2021年融资金额已超过2019年级2020年融资之和。
从投资细分领域来看,快餐/小吃类领域受到资本最多关注。疫情前2017-2019年,投资热点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变化不大,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咖啡/茶饮/甜品、快餐/小吃、健康食品/轻食及中式餐饮。但经历2020年的疫情催生了快餐与小吃细分领域的发展。该细分领域被投企业占比自2017年的16.67%,上升为2021年的33.33%。在餐饮现存业态中,快餐企业占比较高。快餐就餐环境简单,提供标准化食物及有限餐桌服务,具有“低价、高频、刚需”的特征,易于标准化。这也是受到资本追捧的核心原因之一。
连锁餐饮企业的成长历程都会经历起步(单店)、引入投资者、快速发展(设立分店,加盟,连锁)、启动上市准备、成功上市、再融资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企业都有着当下的经营目标机企业使命。对于刚创立正处于起步期的企业而言,企业通过打磨品牌核心产品、打造优秀的单店模型与确认品牌定位是餐饮企业在起步期的首要任务,在这个探索阶段,企业一般具备轻资产的特点,可抵押的固定资产较少,难以形成有效抵押,所以餐饮企业难以通过银行展开债权投资。因此,引进股权投资者成为了初创餐饮企业寻求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初创公司,尤其是种子轮、天使轮,很多公司只有团队或者产品还在研发阶段,商业模式还需要验证,很多都还没有收入,更谈不上利润。在此阶段,如何估值更多的是凭借投资人丰厚的经验。估值过高容易吓跑投资人,估值过低又容易导致出让股权比例过大或者融资额太少。因此,如何合理评估这些处于早期阶段初创企业的价值有助于促进投资人与企业的成交。
目前我国对餐饮行业的估值,都集中在对上市公司的估值案例中,但是对于非上市企业,尤其是初创型餐饮企业的研究少之又少,三大传统的估值方法,收益法、成本法及市场法仍旧是价值评估的主要工具和理论依据,但并不适合初创型餐饮企业的价值评估。笔者通过对自己参与的早期连锁餐饮项目的研究发现,项目团队在此阶段拥有一个好的商业计划书,依据自身品牌定位及对细分赛道的认知做出一个长达五年的发展规划,从战略定位、产品研发、团队搭建、财务预算等多个纬度去勾勒出该项目的竞争打法。但从规划到落地实施过程中有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由于连锁餐饮类项目估值的核心在于门店单店翻台率以及开店数量预期,自2020年疫情以来,线下餐饮受到疫情影响较为严重,虽然随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线下餐饮市场逐渐复苏,但是全国各地区域爆发的点状案例仍旧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风险因素。因此,新品牌展店节奏完全由操盘团队凭借自身的行业认知、管理经验以及对市场敏锐的嗅觉灵活调整,这其中蕴含的柔性管理的价值是传统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所忽视的。本文将项目团队对开店节奏的把握视为一种实物期权,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随时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选择快速开店或者暂缓开店是一种扩张期权。
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餐饮连锁企业行业特征,归纳出早期阶段此类企业所具备的特点及风险,分析了初创型连锁餐饮企业估值的难点,提出应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