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推进机构
仿生机器人
仿生设计
运动学
尺度综合
机构设计
摘要:
仿生推进机构设计是实现机器人水陆两种环境中高效运动的关键技术。与开环推进机构相比,闭环推进机构具备结构简单、惯量小、控制简单的优势。在自然界中,蛙类主要通过后肢实现水中游动以及陆地爬行,该仿生学特性为仿生推进机构的设计提供生物学模板。论文以蛙类后肢为仿生对象,结合空间连杆机构,对新型少自由度水、陆推进机构进行研究,旨在简化机构复杂度的同时保留有效的推进效果。研究包括仿蛙后肢推进机构构型设计、二自由度仿蛙后肢推进机构分析、仿蛙后肢式机构尺度综合以及推进机构功能验证。
(1)仿蛙后肢推进机构构型设计。以蛙类后肢为仿生对象,对蛙式游动以及匍匐爬行过程中后肢功能进行分析简化,分别提出了机构设计的性能指标,即影响游动机构在推进相以及恢复相中产生的推力与阻力对应的性能指标,以及影响爬行机构性能的推进步长、横向位移以及偏转角。结合闭环机构设计,提出具有游动功能的7R-RSCR与7RRSUR两种构型以及具有爬行功能的7R-RSCP与7R-RSUP两种构型。提出的空间机构为二自由度闭环机构,基于旋量理论对整体机构进行自由度分析,明确机构所需的驱动器数量。通过游动推进机构模拟蛙类游动的步态,结合叶元理论建立水下推进力估算模型,分析推进机构输入参数与输出推进力的关系。通过爬行推进机构模拟蛙类匍匐爬行时支撑相动作,构建推进机构爬行步长的计算模型,分析机构输入驱动与输出爬行位移和偏转角的关系。通过水陆两种环境下的功能分析验证二自由度仿蛙后肢空间连杆机构构型设计的合理性。
(2)二自由度仿蛙后肢推进机构分析。二自由度仿蛙后肢推进机构由Watt Ⅰ型平面六杆机构支链与单自由度单环空间连杆支链组成。根据平面六杆机构的几何特性,提出平面六杆机构位置正解的显式模型,在降低计算难度的同时规避通用解法的多解特性。基于提出的显式位置正解模型,推导六杆机构速度、加速度正解显式模型,分析六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基于封闭矢量法建立RSCR、RSUR、RSCP以及RSUP单环空间机构的位置正反解模型、速度模型以及加速度模型,获得单环空间机构的位置、速度与加速度的输入输出特性。在单环空间机构分析中,根据RSCR与RSCP构型的几何特性,构建位置正解显式模型,降低位置正解问题的求解难度。
(3)仿蛙后肢式机构尺度综合。采用刚体导引尺度综合方法对机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基于二自由度仿蛙后肢推进机构位置模型,对Watt Ⅰ型平面六杆机构建立可求解的正定多项式系统,采用同伦法进行数值求解。针对多项式法求解刚体导引尺度综合存在的计算规模大、求解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快速求解方法。构建了优化求解模型,采用内点法对含约束优化模型进行快速求解,获得满足设计目标的尺度参数。在确定平面六杆机构参数的基础上,构建RSCR、RSUR、RSCP以及RSUP单环空间机构参数的小规模求解模型,利用求解多项式的方法获得机构的尺度参数,完成整体机构的优化设计,将其应用于爬行、游动机器人中。
(4)仿蛙式爬行机构和游动机构功能验证。基于3D打印技术进行快速原型制作。基于特定的步态对爬行机构的爬行步长、偏航角性能进行测试,验证机构设计的合理性。测试机构为尺度综合后的优选机构,步态对应的电机输入参数通过建立的运动学模型获取。测试机构的爬行步长达到横向位移的4倍,偏航角减小为3.2°。对于水下游动的推进机构搭建水下环境推进力测试平台,测试水下游动过程推进相中产生的推进力,并将其与滑行相和恢复相中脚蹼上产生的阻力进行对比,测试机构水下推进性能,其水下的峰值推力为恢复阶段的阻力的10倍左右,设计的机构在强化峰值推力的同时最小化推进过程中的阻力。进一步探索仿生机构的简化设计,基于介电高弹聚合物设计软体水下推进机构,与基于闭环空间连杆的推进机构进行对比,分析基于介电高弹聚合物设计软体水下推进机构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