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北流河
土地多功能
功能分区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对土地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在传统的山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着土地集约利用发展不平衡、负环境效应以及地域特色消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振兴进程的推进。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成为影响阜平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深入理解土地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用地状况和自然环境现状,以阜平县北流河区域的三个乡镇(包括阜平镇、天生桥镇、龙泉关镇)为研究区开展土地多功能利用分区研究。从土地的生态、生产和景观三种功能选取评价指标,利用TOPSIS模型,归纳区域功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经离差比较确定主导功能区,并搭配特色植被。根据土地功能分区进一步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方式,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决策和科学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土地多功能内涵的解读,本文确定土地具有生产、生态、景观、支撑、材料、历史记载六种功能,结合阜平县旅游产业发展定位的背景,选取生态、生产和景观三种功能进行评价,构建土地多功能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学模型,得到各单项功能及综合功能分值及分布情况。土地生态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优势突出的大胡萝卜村、黑崖沟等村落,生产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平坦、农业生产发展条件具有一定优越性的法华村、大元村等村域,景观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天生桥、西下关等村域,土地综合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地势地貌、自然环境、资源禀斌等条件较好的平石头、骆驼湾等村域。(2)根据研究区功能等级划分,将北流河区域分为三个土地多功能利用区,生态-景观功能区,生态-生产功能区、生产-景观功能区。其中生态-景观主导功能区面积15348.42hm2,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黑崖沟、北刘庄、平石头、骆驼湾以及大胡萝卜等村落;生态-生产主导功能区面积23824.97hm2,主要分布在西刘庄、朱家营村和青羊沟等村落;生产-景观主导功能区面积19522.87hm2,主要分布在楼房村、龙门村、法华村等村落。本文对各区特征、分区原因进行论述,为各区今后土地利用方向进行合理建议。(3)针对阜平县北流河区域海拔高差大、地形地貌、植被等分异明显的资源特点,结合评价结果和阜平县相关发展规划,提出北流河区域的土地主导功能区的发展对策。根据不同的功能区提出一套广适性植物与特色性植物组配的多功能利用方案,充分利用国土空间资源,尝试探索一条土地多功能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对土地多功能性内涵的解读,充分利用土地的各种功能,实现有限土地范围内的功能叠加,使功能利用成为系统体系。为类似区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产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合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