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影响因子
地理探测器
功能分区
摘要:
基于1985—2020年Landsat数据估算8期京津冀年度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 fractional cover,VFC),采用Se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全面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4大功能分区(四区)VFC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从静态和动态多角度探究气候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多重影响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VFC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1985—2020年,京津冀植被覆盖情况整体较好,其中南部功能拓展区(南部)>西北部生态涵养区(西北部)>中部核心功能区(中部)>东部滨海发展区(东部)。(2)1985—2020年,京津冀VFC总体以0.097%/10a的增速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空间演变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其中改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燕山-大马群山-太行山,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东部和南部各市县建成区及周边地区。(3)单因子层面,“四区” VFC空间分异的主次控因子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解释能力均较强;影响因素层面,中部和南部VFC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人为因素,东部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西北部为气候因素和自然因素。(4)土地利用类型在各年份对“四区”VFC的解释能力均较强,且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土壤类型在东部和西北部q值均较大,但在西北部呈下降的趋势;次控因子在不同分区的年际解释能力不同。(5)影响因子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不存在相互独立或减弱的现象,且气象因子是最主要的交互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