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农业多功能
灰色关联度
熵值法
功能分区
摘要: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自21世纪以来农业在政策、科技、交通等的作用下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各种农产品的供给能力持续提升,然而在供需关系及地区的资源禀赋的影响下,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结构逐渐变迁,展现出农业功能的转变。因此本文从河南省的农业生产结构出发,对粮食、油料、蔬菜、园林水果、瓜果及畜牧业的生产结构演进进行分析,识别结构转向,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主要产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结合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将农业划分为三个阶段。研究期内,粮食、油料及畜牧业生产逐渐集中化,粮食主要向小麦及玉米集中,油料向花生集中,畜牧业向猪肉以及禽类集中;蔬菜、园林水果及瓜果逐渐均衡化,整体产量稳增长的同时保障各类产品的供应。在对经济的贡献度中,粮食、油料及畜牧业中具有规模化、集中化特点的产品对经济贡献度较大,蔬菜、园林水果及瓜果具有生态服务及休闲观光属性的农业产品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较大。农业发展因此也展现出相应的农产品供给功能、经济发展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及休闲与文化功能的提升,就业与社会保障功能的降低,结合农业整体发展情况,将农业阶段主要分为农业滞缓阶段、农业加速增长阶段及多功能阶段。基于河南省的农业生产展现出多功能倾向,本文从农业多功能转变(2003年)至研究期止(2018年)对河南省县域层面的农业多功能发展进行研究。河南省农业多功能逐渐增强,在等级划分中,低等级区向高等级区跃迁的现象明显,在空间上聚集形成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及豫中的五条高等级区域,农业生产各功能在时空差异中展现不同的发展态势:农产品供给功能东强西弱;经济发展功能南部逐渐崛起;就业与社会保障功能逐渐分化;生态服务功能衰弱,地区差距缩减;休闲与文化功能多点开花。农业生产各功能重心迁移均有向南迁移倾向,东西方向表现出背离或相向发展,形成错综复杂的促进、相斥、吸引及协同关系。基于得到的结果将河南省县域在两个时期均划分为四类,展现出不同的特征,至2018年发展成为农业多功能优势区、农业文化传承区、农业生态服务区及农业多功能受限区,在空间分布格局逐渐分散,互相镶嵌。最终根据本文研究情况对河南省农业多功能发展提出六条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对策建议如下:持续推进农业多功能的政策支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逐步推进专业化农业合作社的建立、促进农业多功能形式发展及协调区域间农业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