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土地多功能利用
功能分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率
阜平县
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供给之间关系日益紧张,要求土地不仅具有食物生产等基本功能,还要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我国广大农村地域空间发展的不平衡和资源利用的不充分,为土地的多功能利用和提高经济价值转化率提供了潜力和空间。在此背景下,论文以阜平县为例,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转化率为目标,进行土地多功能利用分区,旨在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空间多功能高效利用提供方法路径参考。论文以太行山典型县阜平县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理论分析。借助经济学原理,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可借助市场转化的部分进行解释,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率为导向,实现土地多功能利用分区。并探讨其适用条件和推广应用范围。(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评估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利用GIS进行空间表达,并探讨其空间分异特征,作为进一步进行土地多功能利用分区的基础。(3)土地多功能利用分区。通过聚类方法识别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簇,利用ArcGIS中进行空间表达。将聚类分析结果按行政村边界和地类图斑界线进行修订和调整后,形成土地多功能利用分区。(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市场转化率测算。基于土地多功能利用分区,充分挖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使用价值与选择价值,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市场转化率进行测算,并将规划后的市场转化率与目前的市场转化率进行对比,对土地多功能利用规划的效益进行量化。基于以上内容,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阜平县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共计907 172.78万元,其中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供给、废物处理、土壤保持、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美学景观价值分别为 2.417、6.674、12.615、12.648、11.774、8.548、14.613、14.532、6.897、90.718亿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关系密切,林地承担着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的功能,供给功能主要由耕地和林地承担,以王快水库为核心的水域主要提供美学景观功能。(2)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需要以土地多功能利用分区作为目标实现的途径。通过对9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聚类分析生成六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簇,分别为:水源供给+提供景观美学+食物生产簇、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景观美学+保持土壤簇、提供美学景观+水源供给+原材料生产簇、食物生产+废物处理+保持土壤簇、食物供给+原材料生产+保持土壤簇、居住+就业支持+教育文化区簇。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簇按行政村边界和地类图斑界线修正,得到土地多功能利用分区。生态系统服务主导功能价值区能够从地理空间、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进行多维向的探讨,为土地多功能利用规划设计提供依据。(3)将生态系统服务主导功能价值分区图与土地资源空间分布、地形地貌图、产业发展分布图结合,设计出7种复合型产业发展模式:“旅游业+文化产业”模式、“旅游业+畜牧业”模式、“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模式、“生态林业+旅游业”模式、“旅游业+中药材产业”模式、“商住服务业+教育文化产业”模式、“智慧农业+旅游业”模式,复合型产业模式设计有助于太行山区县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为太行山区县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富民提供新的驱动力。(4)在保持生态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估算规划后各复合型产业的价值产出,以此测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率,结果为50.66%~67.65%。由此可见,土地多功能利用规划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率得到了提高。土地多功能利用将原有独立的生态、农业、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与非使用价值,对其部分进行转化,进入市场流通,转化为直接的经济价值。本研究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将土地利用多功能理论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相结合,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化率的测算和实践研究,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转化率理论体系,充实“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的“提升发展质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路和理论成果。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空间多功能高效利用提供方法路径参考,并为乡村实现“共同富裕”和“绿色发展”提供方法路径参考和优秀案例,促进广大乡村地域生态与经济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