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乡村地域多功能
共生理论
时空演化
功能分区
河北省
摘要:
乡村地域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在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地域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日益显化,而乡村地域则更多被视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场所。在重城轻乡的传统发展模式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乡村地域发展却停滞不前,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乡村地域衰退现象屡见不鲜,进而诱发一系列“乡村问题”。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深刻意识到乡村地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根基,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扶持农村建设,特别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乡村地域发展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加强。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支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下,乡村地域功能势必会承担部分城市功能、并呈现多样化发展。如何根据不同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明确乡村地域功能定位,发展自身优势功能已逐渐成为学界研究乡村问题的重点方向之一。基于此,构筑乡村地域系统共生理论框架,剖析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分异特征,厘清乡村地域各功能间的共生形成机理和演化机制,实现乡村地域空间功能分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手段。以河北省129个县为研究单元,从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居住、生态环境4个方面入手,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测度2005-2020年河北省乡村地域各功能值,借助ArcGIS软件将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利用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等模型揭示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分异特征;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借助共生度模型识别乡村地域各功能的共生模式,揭示各功能间共生演化机制;在识别主导功能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功能共生类型,提出河北省乡村地域多功能分区调控策略。研究结果如下:(1)河北省乡村地域功能时空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性。从整体特征和区域差异分析时序特征:从整体特征来看,2005-2020年河北省农业生产功能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生态保障功能则反之,非农生产功能及居住生活功能呈现稳步增强态势;从区域差异来看,农业生产功能时序特征最稳定,居住生活功能次之,生态保障功能稳定性最差,仅有农业生产功能具有较为稳定的σ收敛,其他功能都呈现“局部发散、整体收敛”的特征。从空间演变趋势、重心迁移变化以及空间聚集分布分析乡村地域空间分异特征:从空间演变趋势来看,各功能东西、南北方向上存在多种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各具特色,如生活居住功能圈层/半圈层结构分布日益明显等;从重心迁移变化来看,农业生产功能稳定性较为一般且以邢台-廊坊方向的分布格局正在逐渐弱化,非农生产重心最为稳定且短时间内南强北弱态势无法动摇,生活居住功能重心较为稳定且核心高值区有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生态保障功能空间稳定性较差且重心向中北部地区移动较为明显;从空间聚集分布来看,2005-2020年河北省乡村地域各功能分布皆呈现较为显著的正向集聚分布,整体上生态保障功能的集聚特征尤为明显,居住生活功能次之,非农生产功能的集聚特征则最不显著。(2)河北省乡村地域多功能间存在多种共生模式。从整体视角上农业生产功能与非农生产功能呈现有利于非农生产功能发展的寄生关系,且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强度在逐渐强化;从县区视角上以农业生产支配型反向非对称共生、非农生产受益型寄生关系为主。从整体视角上农业生产功能与居住生活功能陷入厚此薄彼的尴尬处境,且后者对前者的制约作用更强;从县区视角上以居住生活支配型反向非对称共生和农业生产受益型寄生关系为主。从整体视角上农业生产功能与生态保障功能的共生模式为厚生态薄农业的寄生关系,农业生产功能对生态保障功能的促进作用更大;从县区视角上以生态保障受益型寄生关系和生态保障支配型正向非对称共生为主。从整体视角上非农生产功能与居住生活功能处于正向非对称共生,且后者对前者的促进作用更强;从县区视角上以居住生活支配型正向非对称共生和居住生活受益型寄生关系为主。从整体视角上非农生产功能与生态保障功能的共生模式为反向非对称共生,即两功能面临互为掣肘的两难困境,生态保障功能对非农生产功能的抑制作用略强;从县区视角上以非农生产受益型寄生关系和生态保障受益型寄生关系为主。居住生活功能与生态保障功能处于反向非对称共生状态,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更大;从县区视角上以居住生活支配型反向非对称共生和居住生活受益型寄生关系类型为主。(3)河北省乡村地域空间可分为4个一级功能区和12个二级功能区。根据地区资源禀赋和发展特性,结合河北省乡村地域空间分区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一,主导功能区未来应明晰地区发展的优势资源和功能定位,着重发展地区主导功能,以期扩大现有功能优势。第二,极化发展反向共生区未来应考虑各空间发展的利益诉求,调和功能间冲突,改善主导功能和短板功能的共生关系。第三,极化发展寄生区易出现“功能失衡化”或“功能平庸化”现象,未来在强化主导功能和补齐短板功能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