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同城化
生态系统服务
区域城市扩张
通勤范围
功能分区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是维系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其作为纽带联系着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区域生态系统不断受到扰动,呈现出剧烈且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导致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服务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引发如水资源过度开采、水体污染、生境破碎化、土地荒漠化以及土壤侵蚀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国家批复的第7个都市圈规划地区,武汉城市圈是继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之后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经济联合体之一,是湖北省人口汇聚、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聚集的核心区域。在当前同城化发展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存在着生态系统服务差异显著、区域性生态矛盾逐渐增多以及城市规划理念不明确等诸多问题。鉴于此,研究基于In 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定量评估2000-2020年间武汉城市圈粮食生产、产水量、生境质量、土壤保持、水质净化、碳储量和游憩潜力7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和热点分析识别各项服务功能的聚集程度,揭示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特征;基于“Exclusion-Inclusion”框架方法提取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分布图,采用“分层聚合”的划分思路,构建以武汉为中心向外延伸的五大主要城镇带,分析各城镇带方向上20年间的城市扩张演变情况,明确研究区同城化背景下区域城市扩张特征;通过地学信息图谱,研究同城化发展背景下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上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规律,分析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城市扩张程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程度,并选取相关性高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运用K-means聚类法划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从解决成员城市之间弥合性、协调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差异化的生态系统管控建议。研究可为生态系统服务有效管理、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研究区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游憩潜力、产水量和粮食生产功能呈现上升趋势,而水质净化能力呈现下降趋势,生境质量和土壤保持功能保持动态平衡,碳储量整体变化较小。四项服务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均表现为明显的正相关性,其中水质净化和土壤保持功能多年Moran’s I指数较低,而碳储量、生境质量和产水量Moran’s I指数常年保持较高水平。研究区能提供四项及以上高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区域面积占10.02%,89.98%的区域仅能提供三项及以下的高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二十年间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上升显著,各城市间通过“中心向外扩张、地方向内扩展”以及建立城市节点的方式,构建了多线多点、网状渗透以及区域网络化的城镇建设用地分布体系。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5242.16km,较2000年上升了339.37%,结果与实地调查点位匹配率达92.84%,与现有产品数据整体一致性达81.56%。2000-2005年间研究区城市扩张程度上升显著,各城镇带上升比例均高于50%;2005-2015年间城市扩张程度上升趋于平衡,每五年上升比例介于30%-70%之间;2015-2020年城市扩张程度上升较缓,上升比例普遍在27%以下。对区域中心城市通勤范围识别发现:武汉市2020年通勤范围较2015年扩张了1109.73km,同比上升了136.45%,已形成以武汉市为中心覆盖周边多个县市的大范围通勤区域。(3)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游憩潜力功能高于研究区范围平均水平,而其余6项服务均低于平均水平。通勤范围内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与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一致,产水量、生境质量和水质净化功能要普遍高于城镇建设用地范围水平。研究区城市扩张与游憩潜力、磷元素含量和产水量功能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8和0.89,与土壤保持能力具有较高的负相关性,平均相关系数为-0.85,而生境质量和碳储量功能随着地域的变化对城市扩张有着不同的响应机制,氮元素含量与粮食供给功能与城市扩张相关性不高。将与城市扩张相关性较高的6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均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4类功能区:生态保护区、生态过渡区、城镇生活区和生产生活区。生态保护区以维持植被覆盖,防治土壤侵蚀和提高产水量为主导;生态过渡区以增强景观连通性,增加缓冲带为主导;城镇生活区以增加城市绿地数量,增强植被结构复杂度为主导;生产生活区以优化耕地空间结构,把控耕地红线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