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生态敏感性
功能分区
峡谷景观
摘要: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与保护的意义日益凸显,其在有效保护森林生态资源、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满足游客游憩需求、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当前,随着森林旅游的兴起,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如何在森林公园规划中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与景观规划结合,通过旅游活动带动区域发展,更大发挥森林公园多方面价值,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因此通过构建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结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对森林公园的功能分区与景区景点进行合理划分,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对发展可持续性生态旅游、保护森林生态的目标意义重大。针对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中生态价值与盲目开发之间矛盾的问题,以黑龙江海伦国家森林公园峡谷片区为研究对象,探究地理、环境、人为因素与生态敏感性之间的联系,并将其与总体规划相结合。因此以前期调查研究并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功能区和景区的划分与规划策略的提出四个方面对黑龙江海伦国家森林公园峡谷片区进行研究。(1)实地调研发现研究区由于先前缺少科学的方法指导规划,存在研究区内峡谷边坡水土流失、森林植被破坏、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旅游项目开发范围界限模糊等生态问题,导致出现森林生态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通过对相关文献与案例的研究,对森林公园规划及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参考并研究相关案例的异同点,构建了依托AHP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与多影响因子加权叠加法相结合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用来对峡谷片区的规划进行科学指导。(2)结合理论与研究区现状,参考专家意见设立评价因子指标层与目标层,确定了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道路缓冲区、水域缓冲区7个单评价因子,并利用Arc GIS、Global Mapper、等相关信息处理软件,将获取的研究区各项数据整理、分类、解译,以探究单评价因子对生态敏感度的影响,并建立各因子的分级标准体系。(3)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的结合运用,编写并发放专家问卷,邀请5位专家打分并建立评价矩阵,以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之后对黑龙江海伦国家森林公园峡谷片区进行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并将各评价因子导入Arc GIS中的栅格计算器工具进行多因子加权叠加计算,得出的栅格影像即为黑龙江海伦国家森林公园峡谷片区的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利用自然断点法进行重分类。并将其划分为不敏感、低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度敏感五个敏感级别,分析综合生态敏感性栅格影像可得出结论,峡谷片区整体呈现中高度的生态敏感性,需要根据敏感性级别进行分区规划。(4)在生态敏感性评价基础上,遵照《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按照生态敏感程度由低到高将黑龙江海伦国家森林公园峡谷片区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其中不敏感和低敏感区域划为管理服务区、一般游憩区,面积分别为22.29 hm、1016.87 hm;中敏感和高敏感区域划分为核心景观区,面积为495.40 hm;将高敏感和极度敏感区确定为生态保育区,面积为903.53 hm,并依据生态敏感度分别对各个功能区提出相应规划与保护策略。同时结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功能分区与风景资源现状,进一步将公园划分为扎音峡谷景区、北国风光景区、森林科普景区、红色抗联景区、十里白桦景区、五彩密林景区6个景区,并根据各景区的资源特色,打造海伦特色生态游憩项目及景点。旨在对海伦国家森林公园峡谷片区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为发展区域生态旅游做好铺垫,为同类型森林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思路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