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經典解釋
中國詮釋學
湯一介
歷史性
哲學性
政治性
摘要:
近二十多年來的中國經典詮釋學運動是伴隨着西方解釋學的傳播、研究和本土化的過程而日益興盛的,也是在中西比較逐步地走向深化的背景下向前推進的,而湯一介先生首先提出了能否創建中國解釋學的問題,這無疑爲後來的研究工作和努力方向奠定了一個重要的基礎。湯先生的目標是要在中西相互參比的過程中,既要用西方解釋學的方法來幫助我們弄清楚中國經典詮釋活動中的諸多問題,也要發掘出中國經典詮釋史中的優長,以豐富一般的解釋理論,爲世界做貢獻。而對於中國經典解釋類型的分析,是他思考中國解釋學建構的一個起頭,也是搭建體系化理論的重要准備步驟。湯先生以先秦時期典籍注解的不同方式爲例,歸納出了中國古代早期經典詮釋的三種路向。一是“歷史事件的解釋”,以《左傳》對《春秋》的注解爲代表。其對經文的說明是叙事式的,有完整的情節和過程描述,有對事件的看法和評論,在對“事件的歷史”進行詮釋的過程中,形成一“叙述的歷史”。二是“整體性的哲學解釋”,以《繫辭》對《易經》的發揮爲代表。這一解釋包含了哲學本體的觀念或對於宇宙生成變化的整體性看法,解釋者的頭腦中已經有了先入爲主的架構模式,然后用這個總體性的模式來調度材料,展開詮解。三是“社會政治運作型的解釋”,以《韓非子》對《老子》的論說爲代表。《解老》篇大多以法家的社會政治觀點來解釋《老子》,而《喻老》篇則直接用歷史故事來說明君主成敗、國家興衰之故,完全是政治功利性的。這三種經典詮釋模式既代表了中國解釋史上的主要類型,也爲我們整理和提煉中國的解釋學理論標明了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