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气候变化
复合洪水
热带气旋
SFINCS模型
上海市
摘要:
地势低洼、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较快的区域,也是气候变化敏感的脆弱区域。近年来频发的热带气旋复合洪水已成为威胁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灾害类型。与此同时,沿海城市快速的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其区域原有的景观结构和土地利用类型,成为洪水灾害风险加剧的重要诱因。因此,综合考虑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对于理解、预测和减轻沿海城市复合洪水灾害至关重要。本文以沿海城市上海市为例,提出了一种耦合土地利用变化的沿海城市复合洪水灾害情景模拟的综合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复合洪水动力模型(SFINCS)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模型(FLUS)建立城市洪水耦合模型,并结合了风暴潮数值嵌套模型(Delft 3D Flow&Wave)全过程实现了沿海城市热带气旋复合洪水灾害的数值模拟。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相应结论如下:
(1)基于Delft 3D Flow&Wave耦合模型,建立热带气旋风暴潮汐和涌浪数值嵌套模型,模拟热带气旋降雨、风暴涌浪与天文潮汐共同作用下的海岸风暴潮复合洪水水位,探讨并分析沿海城市未来气候变化热带气旋风暴潮复合水位的危险性。该耦合模型不同于以往的单一风暴增水与天文潮叠加的风暴潮模式,而是直接在模型中对热带气旋引起的降雨、风暴涌浪和天文潮汐进行耦合计算,有效地消除了近海岸地区潮汐与涌浪之间叠加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基于风暴潮全过程的物理模拟框架,应用STORM模型未来气候热带气旋最佳轨迹,通过Holland参数化风场模型和Bacla参数气旋降雨模型导出风场与降雨,输入构建的Delft 3D Flow&Wave三层嵌套模型域模拟沿海风暴潮汐和涌浪的变化。模型验证基于气旋Winnie事件,模拟结果和实测水位过程的对比说明,均方根误差RMSE为0.30 m,纳什效率系数NSE为0.95,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模拟性能。此外,通过控制变量过程分析了降雨、风暴涌浪和天文潮汐对复合水位的贡献,强调了考虑多个过程对准确模拟风暴潮复合水位的重要性。最后,基于验证的模型预测了气候变化条件下千年一遇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复合水位并对其危险性进行了空间分析。
(2)构建基于ANN人工神经网络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融合SSPs气候情景与LUH2未来土地需求控制用地类型转换,预测并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为了生成具有气候强迫的最新共享社会经济路径综合情景(SSPs)的土地利用类型产品,选取基于SSPs情景的人口(POP)和经济(GDP)等气候因素驱动ANN人工神经网络来训练和估计研究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出现概率。结合LUH2相同情景的土地利用需求来控制FLUS模型模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在此基础上实现未来SSPs气候情景下的复杂的土地利用空间模拟预测。通过ANN模型的输出结果表明,POP、GDP、与地铁的距离和与机场的距离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其次,通过将模拟用地类型与实际土地利用类型逐像元对比验证了FLUS模型的模拟性能,OA整体准确度为93.20%,Kappa系数为0.89,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模拟水平。最后,研究预测并分析了2050年和2100年SSPs情景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发现不同气候情景的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
(3)选取SFINCS复合洪水动力淹没模型,构建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与复合洪水淹没模型的城市洪水耦合模型,模拟多种来源组合同时驱动的复合洪水情景事件。沿海城市复合洪水的发生可能受风暴潮、河流等多个驱动因素在时间或空间上相互作用的影响,构建基于热带气旋风暴潮复合水位、河流洪水以及海平面上升等多种因素组合的复合洪水情景,通过城市洪水耦合模型模拟多种复合洪水情景灾害。首先,模拟并绘制了复合洪水情景的淹没地图,发现多种驱动过程的复合显著增加了洪水的淹没范围及深度,即使模拟中考虑了沿海堤防的保护作用,但研究结果表明崇明岛和长兴岛是易受复合洪水影响的地区,亟需提高该地区未来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另外,评估了海平面上升对复合洪水的顶托效应,通过在黄浦江入海口量化了不同海平面上升对复合洪水的影响,发现海平面上升非线性的影响了复合洪水灾害的顶托距离。
(4)基于构建的土地利用变化城市洪水耦合模型,模拟沿海城市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对复合洪水灾害的影响过程,探讨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沿海复合洪水的潜在影响。结合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及其空间作用机制,使用CN曲线数(Curve number,CN)方法生成基于土地利用的空间渗透系数,使用研究区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漫流经验值生成基于土地利用的空间曼宁系数。使用城市洪水耦合模型通过空间变化的当前及未来土地利用信息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复合洪水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不考虑土地利用变化,复合洪水的淹没面积将会被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