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
植被覆盖度
气候因子
摘要: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在贡献初级生产力、植被生物量、碳储量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该区域生态变化态势可以为评估生态保护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中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为对象,采用MOD09反射率数据定量植被覆盖度,借助趋势分析、核密度分析、重新标度极差分析等方法研究近20年来保护区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TerraClimate气候再分析资料与相关分析,探讨了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植被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20年,中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平均植被覆盖度为52.29%,明显高于全国非农田地区的植被覆盖,但各保护区间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2000-2020年中国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平均增加速率为0.26%·a^(-1),98.29%的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山西、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山东所在的半湿润温性(0.61%·a^(-1))与湿润温性生态系统地区(0.58%·a^(-1))的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增加速率较快,且该区域植被覆盖度提升情况在将来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而中国南部地区保护区植被覆盖度普遍较为稳定;从气候因子来看,全国44%保护区2000-2020年呈现不同程度的升温趋势,气温平均升高0.013℃·a^(-1),降水则总体保持稳定,气温升高促进中国多数保护区植被生长,而降水对中国不同区域植被覆盖作用有差异;对于植被覆盖度增速较快的半湿润温性等区而言,除受气温升高影响外,近年来中国在该区域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工程、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及长江、珠江、沿海和太行山绿化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对区域植被恢复起到明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