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儿童
流行性感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急性脑病
急性坏死性脑病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相关急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提高儿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相关急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救治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结果一共41例患儿纳入研究。死亡组17例,其中急性坏死性脑病(ANE)15例;男7例,女10例;中位年龄3.50岁;甲型流感病毒感染8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3例,新冠病毒感染6例。存活组24例,其中ANE10例;男16例,女8例;中位年龄4.33岁;甲型流感病毒感染14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4例,新冠病毒感染6例。死亡组患儿感染前1年内均未接种流感疫苗和新冠病毒疫苗。死亡组17例均有高热和意识障碍,轻咳8例,7例惊厥≥3次,1例惊厥2次,9例仅发作1次,其中癫痫持续状态5例。惊厥前发生谵妄1例。17例首次惊厥发作后(6.50±1.50)h进入昏迷。2例继发肺部感染。9例白细胞介素-6明显升高,17例脑脊液细胞数正常,14例脑脊液蛋白升高。17例均行头颅CT检查,13例表现为双侧丘脑对称性坏死。死亡组均应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1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0例鞘内注射地塞米松,2例应用托珠单抗。1例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8例流感患儿在发热48 h后首次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6例感染新冠病毒的患儿均未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抗病毒治疗。15例死于ANE,2例死于继发感染。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儿累及脑干、发生休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GCS≤4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15/17比2/24,χ^(2)=26.18,P<0.001;16/17比5/24,χ^(2)=21.39,P<0.001;14/17比5/24,χ^(2)=15.15,P<0.001)。结论急性脑病以反复抽搐和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感染是主要的病因。头颅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累及脑干、发生休克和CGS≤4分患儿,其ANE病死率可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