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计价职能
计价策略
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
摘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暴露出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全球金融市场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激烈。2020年,中国在GDP生产总值、国际贸易总额及外汇储备总额等宏观指标方面再次表现出不俗成绩。显然,中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国际地位已经无可置疑,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却与中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国际地位极为不相称。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增速在近年来持续面临下行压力,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人民币波动幅度明显呈现增加态势。特别是在2015年开启的新一轮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大了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再加之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健全、各类跨境资本管制措施依旧存在,进一步削弱了境外投资者持有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投资意向,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开始放缓。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放缓的背后是人民币国际计价职能发展的滞后,通过推动人民币计价职能发展策略研究能够打破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困局,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关键一极,提高人民币整体国际影响力。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以及演绎比较与归纳总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人民币国际计价职能作为集中研究视角,首先,通过对当前现实问题及研究背景的分析,从计价货币选择理论、计价货币选择理论的研究趋势及现状和人民币计价职能国际化三个方面进行本文文献综述,进而利用对计价货币的相关理论分析结果展开对世界主要国际货币以及人民币计价策略的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借鉴其他国家货币计价职能国际化经验以及实证分析结果对人民币计价职能国际化发展策略提出结论和建议。在实证研究中,充分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相较传统线性模型的优势,研究时间序列在不同时间区间的状态,确定不同时点下计价职能国际化策略是否存在货币职能中的切换,并且能够通过参数一致有效估计得到模型在不同状态下的转换概率,为人民币计价策略的选择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研究表明,国际货币支付份额易受到各类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影响,从而在区制之间较为频繁地转变,国际货币计价债券相较于国际货币支付而言具有更为明显的区制转换过程,持续期也较国际货币支付份额更长。因此,国际债券对于货币计价职能的推进更多体现的是一种长期策略;而国际货币支付会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较为频繁地发生改变,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短期策略。因此,从推进货币计价职能国际化的策略而言,需要更加灵活把握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同之处。其次,各主要国际货币计价债券均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可以推测在经济危机发生时,若能保持较为独立的政策措施,乘势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债券,便是中国在发展计价职能上的优势策略。而对于类似2017年前后,在国际支付大环境发生明显转变时,人民币抓住时代机遇,在人们对其他货币保持较为悲观的态度时树立起对人民币支付结算的信心,着重推进人民币国际支付建设,对于人民币计价职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即人民币计价职能国际化的发展需要把握在各个时期下计价策略的侧重之处,以顺利应对各种重大经济与政治事件的冲击,以谋求人民币计价职能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人民币计价职能国际化发展必须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增进国际间经贸合作,继续以毫不动摇的积极姿态加入到国际货币体系,全方位推动人民币计价职能国际化建设,从而带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