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丙型肝炎
肝硬化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
摘要: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治疗后的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的初治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别经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利巴韦林、来迪派韦/维帕他韦±利巴韦林、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等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的病毒学应答、血清生化学和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改善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54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7例。年龄(57.65±9.58)岁,其中24例(44.44%)为男性,患者基线平均HCV RNA载量为(5.60±0.90)lgIU/mL。经治疗后,90.74%的患者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apid virologic response,R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end-of-treatment virologic response rate,ETVR)达100%。1例基因3b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12周出现病毒复发,总人群中有98.15%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12周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12 weeks,SVR12),其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0%获得SVR12。肝硬化总人群的血清ALT、AST、ALB、TBIL及FIB-4、APRI评分显著改善,PLT、Scr无明显变化。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患者的ALB水平在治疗4周迅速出现显著改善,且持续至治疗结束12周,而年龄≥60岁患者ALB的显著改善延迟至治疗结束12周;HCV RNA<1×10^(6)IU/mL组患者的ALB在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12周持续出现显著改善,而HCV RNA≥1×10^(6)IU/mL组患者的ALB水平仅在治疗结束12周出现显著改善;基因1b型组治疗4周的FIB-4、APRI评分显著改善,治疗结束时及结束12周均出现ALB的显著改善,而基因非1b型组的FIB-4评分无显著改善,治疗结束12周才出现ALB的显著改善;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治疗初期至治疗结束12周的观察周期内,均出现血生化及无创肝纤维化指标的显著改善,两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SVR12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DAAs治疗后,丙肝肝硬化患者可获得较高的SVR12率,血清生化学及肝脏纤维化程度显著改善。高病毒载量、高龄、基因非1b型是短期内(治疗结束12周)影响血清生化学及肝脏纤维化指标改善的可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