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SHA2011
药品零加成政策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医疗费用
药品费用
摘要:
研究目的: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患者经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肢体畸形,影响患者劳动能力,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劳动能力完全丧失,给患者及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但目前国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负担研究有限,且研究多以个人费用为主,缺少地域性的研究,本研究对辽宁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群体的治疗费用进行卫生费用核算,以了解辽宁省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负担。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实施药品加成政策以使医院维持收支平衡,但也导致医院为追逐利润,长期“以药养医”,导致药占比和总医疗费用快速增长,患者纷纷抱怨“看病贵”,医患矛盾激增。为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减少患者负担,中国政府取消了医院的药品加成,实施药品零加成政策。药品零加成政策已被证实能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医疗费用的研究仍是空白,故本研究用来探究药品零加成政策是否能够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负担。研究方法:(1)辽宁省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费用的核算。以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A System of Health Account 2011,SHA 2011)为基础,对辽宁省卫生核算系统中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费用进行核算分析,并对核算费用分布维度进行描述性分析。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了解辽宁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住院费用、门诊费用的组成因素的关联度大小。(2)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影响研究。辽宁省药品零加成政策于2017年8月26日全面实施,本研究收集了2015年-2019年辽宁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数据,以2015年1月-2017年8月为干预前,2017年9月-2019年12月为干预后,采用中断时间序列模型,探索药品零加成政策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住院费用、药品费用、药占比和自付费用的影响,对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1、辽宁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费用逐年上升,医疗费用主要流向住院服务;治疗费用主要流向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较少;医疗费用主要集中在40至70岁年龄年龄组,女性治疗费用显著高于男性治疗费用花费。2、影响辽宁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次均门诊治疗费用的因素依次是:药品费用(0.96)、检查费用(0.76)、化验费用(0.69)、其他费用(0.62)。影响辽宁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的因素依次是:床位费(0.95)、药品费(0.94)、化验费(0.94)、检查费(0.91)、其他费用(0.89)、诊查费(0.87)、手术费(0.81)、治疗费(0.73)、护理费(0.68)。3、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药品零加成政策实施立刻降低了药占比(β=-7.28,P<0.01),但从长期趋势来看,政策实施后,药占比无明显下降趋势(β+β=-0.27,P=0.39);药品零加成政策减少了药品费用,平均每人次降低了660.90元(β=-660.90,P<0.05),但长期来看,药物费用无显著下降趋势(β+β=-42.74,P=0.27);但药品零加成政策对住院费用没有即时影响(β=-532,P=0.17),但从长期来看住院费用降低了(β+β=-194.61,P<0.01),药品零加成政策对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的自付费用没有立刻产生影响(β=406.42,P=0.28),但从长期来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自付费用得到了降低(β+β=-150.98,P<0.05)。研究结论:1、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费用负担重,且逐年增加,其中门诊费用比例逐年增高,大部分集中在住院费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总医疗费用多集中在省市级医疗机构,区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布较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总医疗费用的机构流向主要是综合医院和中医院;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总医疗费用集中在在40-70岁年龄组,且以女性为主。提示要加强引导患者自觉遵守分级诊疗制度,减轻大医院压力,加强对40-70岁人群,尤其是女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控制。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费用的灰色关联分析中,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门诊费用相关联的前三位影响因素为药品费用、检查费用和化验费用;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住院费用相关联的前三位影响因素为床位费、药品费用和化验费用。3、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实施立刻降低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住院药品费用和药占比,从长期来看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和自付费用在政策实施后,逐渐减低,药占比和药物费用并没有得到长期的控制。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医疗负担在一定程度得到了降低,但在控制药占比和药物费用时可能流于表面,只有打破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和药品购销市场上的垄断、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上下功夫才能改变医院的“逐利行为”控制药占比降低药价,除此之外完善医疗保险服务制度,提高类风湿关节炎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完善医疗卫生系统建设,适时调整改革策略,提高卫生投入力度,加大对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