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企业绩效
创新产出
异质性
摘要:
创新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战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积极开展研发活动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竞争力,还有助于提升整个国家的硬实力。但研发活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高成本性、不确定性及外部性等弊端,在极大程度上对企业的研发热情产生抑制作用,因此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对企业加以帮扶。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常用的经济手段,能够缓解企业的研发压力,更好地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支出,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激励效果尤为突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究该项优惠政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并检验企业创新的中介传导作用,最后结合企业差异进行政策的异质性分析,能够更有针对性地驱动企业研发创新,提高企业绩效水平。本文的研究思路,理论方面:首先是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创新产出、企业绩效的含义进行界定,并对税收优惠、企业绩效等方面的国内外学者和专家相关研究及结论进行梳理。接着,在结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然后,从政策入手,根据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成三个阶段,归纳总结其发展特点,并探究该项政策可以继续完善和改进的部分。接着是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我国企业绩效的简单阐述。实证方面:通过建立OLS线性回归方程,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将加计扣除政策的激励强度(Incen)设置为自变量,企业绩效(ROE)设定为因变量,探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创新产出作为中介变量,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差异和所处宏观市场环境的不同,选择企业生命周期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进行政策异质性分析,以寻求促进不同企业绩效提高的最佳方式。研究结论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与企业绩效二者之间显著正相关,即加计扣除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的激励效应,政府合理设置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可以助力企业提高绩效。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创新产出间接提高企业绩效且企业的创新产出是部分中介变量。结合异质性分析:R&D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成长期企业的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与成熟期企业的企业绩效成正向关系,但不显著;会弱化衰退期企业的企业绩效。此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产品市场行业竞争程度大的企业激励效果更加显著。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及实证结果,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如下建议。从政府角度:(1)继续完善和发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结合企业自身的性质和所处的环境制定“特惠性”政策;(3)加强监督,确保政策落实;(4)强化产权保护机制,增强产权保护力度,实现更加完备的产权保障;在企业层面,为了更好享受该项政策优惠,关键是要提高自身的财务核算能力和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