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集团公司
费用分摊
作业成本法
绩效管理
成本管控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集团的培育和发展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中国集团公司的现状来看,这类企业有着错综复杂的结构,规模较大,多元化集团级公司总部在实现功能化经营结合后,会关系到企业的薪酬及企业运营费用分担,而企业本部一般是一个没有实际业务单位的组织框架,因为它不会产生任何效益,因此,在未来的工作,怎样确定各经营单位及成本核算方法,以确保成本费用的有效分担,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年终会计核算时,确定怎样将分摊成本费用扣减,这对集团公司企业级战略和预算至关重要。此外,科学合理的分摊规划不仅可以用来对各总部职能部门和业务单元实施绩效考核,还可以为集团总部提供基础预算数据,因此,必须实行科学的分摊规划,以确保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集团公司总部企业的总体费用分摊是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影响着集团战略的实施,也是各功能部门绩效评估的依据,更是企业级预算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总部的费用都是为公司的发展而产生的,确切地讲都是为了让业务单元利润中心更好地创造价值而产生的,总部的费用分摊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承担责任的过程,也是争取资源的过程,费用分摊是体现经营活动的形式,经营是以固定费用为基础活用变动费用,以获得超过固定费用的经营活动价值。也就是说,业务单元只有清晰地认识到固定费用的存在,才能更大限度地利用好变动费用,从而创造更高的利益。总部费用分摊的好处还有很多,例如:1、让总部的职能部门和利润中心建立起一个相互融合的利益共同体;2、费用分摊可以更加真实地体现利润中心的成本结构,以便更加真实地分析经营现状;3、当总部的某一项费用得到改善之后,利润中心也同样会感到经营压力的降低,从而体会到职能部门存在的价值。作业成本法旨在通过识别企业的业务行为,确定其产生的成本费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合理的成本模型,以便更好地分配资源。它认为,成本费用的产生不仅仅取决于产出,还取决于商品或业务的类别和复杂程度,因此,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成本费用产生、作业类型、成本动因以及其分派至产品对象的流程。作业成本法旨在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分配标准,以及有效的成本信息,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资源,并有效地控制成本。它不仅可以更准确地分析企业的作业和生产流程步骤,还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服务以及客户的成本情况,并将企业的资源消耗与作业和经营流程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分析组织成本作业,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各公司信息系统中的作业成本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地估算出每个产品、服务和单位的作业数量和成本,并为每个客户提供最佳的资源配置。该文采用文献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H公司为例,探讨作业成本法在中国集团企业总部成本费用分摊中的应用,以及它的可行性。首先,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原理,明确集团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的主要作业内容,然后根据各部门的作业对成本利润单元的服务贡献进行分摊,以此来实现总部费用的有效分摊。同时,基于研究成果为相关集团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此帮助集团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分摊集团总部管理费用,进而提升战略成本管控、绩效管理及预算管理方面的实践效果,做到全方位的成本管控,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