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裂缝
随机模拟
长岭断陷
营城组
摘要:
本文利用测井、岩心、应力场计算分析的结果,结合营城组岩石组合结构的差异分析,以及构造演化背景研究,应用有限元计算分析和随机计算模拟的方法,揭示了长岭断陷神字井洼漕营城组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应力场的定量计算明确营城组裂缝发育范围,并在此范围的约束上,定量模拟裂缝的三维空间展布特征。营城组裂缝主要由两期构造作用形成:(1)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期伸展断裂条件下形成张裂缝,难以溶解的有机质、泥质或其他物质充填其中;(2)营城组沉积晚期,由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致使微小地块逃逸,形成北东向挤压,发育剪切裂缝。早期的伸展张裂缝其强度也随着距离前神字井断裂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长深4井的张破裂率都可以达到1.25,是研究区最高的,其次是长深17井张破裂率为1.15,其中长深2井南部由零星的高值区,张破裂率可达1.2左右。晚期受到挤压隆升形成不整合面的控制,裂缝发育程度高,裂缝发育范围也相对较广,长深1井范围裂缝发育程度最高,剪切破裂率可高达1.17以上,其次是长深1–1井与长深1–2井周缘,其他区域剪切破裂程度一般均在1.05左右。随机模拟计算显示:早期营城组靠近西侧大断裂裂缝发育密集程度高,最高可达0.67条/米,往东裂缝发育程度逐渐减小,至长深39井附近减小为0.21条/米。晚期由西至东裂缝发育密集程度表现为“强–弱–强”的特征, 0.47条/米(西侧)–0.23条/米(中部)–0.703条/米(东侧)的变化,说明整体的主控因素在发生变化,西侧由深大断裂活化主控,往东变化深大断裂与构造隆升联合控制,至最东侧变为由构造隆升主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