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短期疗效
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评价和分析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的影响因素及短期疗效观察。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收集我院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DME患者94例(94只眼)为研究对象,时间设定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采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程、黄斑水肿病程、黄斑水肿分型、注射次数等一般信息;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血肌酐水平、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尿素氮、血葡萄糖等生化指标;基线视力、基线中央视网膜厚度(CRT)等影像学指标。对比分析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短期疗效:视力改善值,以最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2行及以上视力定义为达标组,反之为未达标组。运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DME患者治疗后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比值比(OR)及95%可置信区间(CI)表示。并按照水肿形态特征分型分为弥漫性组32例(32只眼)、囊样组和视网膜下液组各31例(31只眼)三组,比较三组患者的短期疗效。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可得:年龄、BMI、糖尿病病程、黄斑水肿病程、黄斑水肿分型、血肌酐水平、HbA1c、基线视力与治疗后视力改善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胆固醇、基线CRT、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尿素氮、血葡萄糖、性别、注射次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得:年龄(OR=0.903,95%CI:0.8270.987)、血肌酐水平(OR=0.955,95%CI:0.9130.999)、HbA1c(OR=0.438,95%CI:0.2010.954)、囊样水肿分型(OR=0.013,95%CI:0.0080.564)、视网膜下液分型(OR=0.005,95%CI:0.0580.421)均是治疗后视力未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线视力(OR=12.423,95%CI:1.95618.054)是治疗后视力达标的保护因素(P<0.05)。总胆固醇、基线CRT、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尿素氮、血葡萄糖等其他指标对治疗后视力改善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对三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疗效的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经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均下降(均P<0.05);弥漫性组患者与囊样组、视网膜下液组相比,治疗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囊样组与视网膜下液组治疗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经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后的CRT均下降(均P<0.05);弥漫性组患者与囊样组、视网膜下液组相比,治疗后1、3、6个月的CRT下降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囊样组与视网膜下液组治疗后1个月C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样组与视网膜下液组治疗后3、6个月CR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HbA1c、血肌酐水平、黄斑水肿囊样型及视网膜下液型是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DME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视力升高是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DME疗效的独立保护因素;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不同形态特征分型的DME患者都有效,弥漫性组治疗效果最佳,对于囊样组和视网膜下液组治疗的疗效差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