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个认同”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首次提出,并随后在会议和讲话中反复提及并不断明晰表述的有关我党民族工作的原创性论断,该论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精华,是我国开展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统编教材亦称“部编教材”,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编订,分别是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教材传递国家意志,是实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而道德与法治教材具有的特殊育人价值决定了其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与内容分析法,首先回溯了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提出“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随后,本研究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与结构化,旨在从微观层面揭示内容呈现与编排逻辑的特点。研究发现,在内容呈现上有以下几个特征:“五个认同”内容丰富,有机融合;侧重对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伟大祖国的认同;结合生活实际,借助情境构建认同;素材选用兼具丰富性与适切性;显性内容与隐性内容相结合。同时,本研究还发现教科书在编排上主要分为图文系统和栏目系统。图文系统中的特征有正文语言风格简单明了,编排学段差异明显;插图选用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小主持人话语功能以引导和补充为主。栏目系统的特征有以活动设计类栏目为主;语言交流类栏目缺失;阅读补充类栏目囊括丰富;资料辅助类栏目内容充实。图文系统和栏目系统相辅相成,共同发挥育人价值。鉴于以上发现,本研究对如何优化教科书编写和教师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在优化教科书编写方面:整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呈现;调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编排逻辑。其次在优化教师教学方面:补充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贯彻评价机制。
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与内容分析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理论研究,确定以“五个认同”为核心构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教科书中内容呈现和编排逻辑的特征,为教材编写和一线教学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